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王炤 《教学与管理》2005,(12):67-68
一、引言 Bandura(1986)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了社会学习理论,同时也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关于个人能力的判断,确切地说是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具体任务上规划和实施获得预期作文质量的必要行为的能力知觉。当写作者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写作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全力以赴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22.
文章对130名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的英语元认知策略作了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对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结果表明预科生的元认知策略普遍偏低,尤其是他们的语言意识淡薄。在英语学习中不经常使用计划策略。同时,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3.
在排列组合这一章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知识,更要学习考虑问题时严密、有序的思维方法.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来学习这种思维方法呢?我认为,有这么四点:一是合理地使用分类、分步方法;二是要注意思维的有序性;三是尽量避繁就简;四是重视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