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31.
婚姻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以宗法制度为基础.而宗法制度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而“家天下”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几千年来.一夫多妻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本文根据近些年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分析,指出目前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弊端,就如何改善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3.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于1604年对明朝宗室贵族人口增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在《农政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三十年翻一番的“生人之率”说,“夫谓古民多,后世之民少,必不然也。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增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徐光启的“生人之率”白提出后,一直被后世的学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经典文献,今人在著作中也不断引用。徐光启作为一代科学巨人,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这里我又不得不指出,他通过对明代宗室人口研究而提出的“生人之率”是个不正确的结论,因为他忽视了皇室婚姻的特殊性及当时普遍存在的一夫多妻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等因素。笔者撰写此文,就是试图纠正徐光启“生人之率”的片面性错误和探讨一夫多妻制对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影响。但由于所掌握资料及个人水平的限制,文章中定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敬请学界前辈和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34.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应积极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是中国博物馆学发展的灵魂与动力;创新才能使中国博物馆学走上科学化发展道路;创新才能加速中国博物馆学与国际博物馆学的接轨;创新才能使博物馆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创新是中国博物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5.
王瑞平 《文教资料》2013,(28):177-17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和教学内容较多,原有教材内容滞后于理论和形势的新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尝试将教学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模块化”教学体系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有效处理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衔接和内容重复部分,更符合教学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原有的十五章教材内容。可整合为五个模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36.
完形填空题是每年高考必考且难度较大、分值较高的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基础语言知识、语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要做好完形填空题,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37.
玄奘取经是中外交通史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以玄奘取经为题材的《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纪实作品广为传播,影响深远。到了明代,朱元璋以和尚出身当了皇帝,他既需要用儒教思想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还想维持自己佛家出身的光环,又不想得罪中国传统的道教,所以三教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碰撞必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在此背景下写成的《西游记》,到处充满了创新思维。以今天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西游记》中充满了对未来社会科学发展的期望和幻想,期待着人类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8.
教学背景: 2000年4月,我校针对小学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门类过多,内容过时且相互割裂的现状,提出了课程之间应“综合——渗透——沟通”的设想,并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准备:①成立课题小组,制订方案;②梳理各科内容及教学要求,寻找学科间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将思想品德、社会、专题教育、劳动等学科中重  相似文献   
39.
清代河南的范围与我们今天河南的范围大致相同。唐、宋时期,这里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出现了洛阳、汴京、睢阳等繁华的城市。南宋以后,由于经济重心南移,这些城市在全国的地位日渐下降。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河南的集镇逐渐增多,且日渐繁盛。本文试就清代河南集镇兴起的前提、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的研究,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0.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中学英语实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那么,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