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探索渐省样例与自我解释两个因素对化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实验选取某示范高中90名学生为被试,分成渐省和配对两个组,按照化学学业成绩将每组分为优秀、中等和后进三个水平,每个水平随机选择一半同学解释样例.实验结果表明,渐省样例与自我解释对化学问题解决有积极的正面效应,而且对于中等学生的影响最大,但渐省样例与自我解释在化学问题解决上没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德国巴伐利亚州理科教师培养和理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通过对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教育考察 ,获得了关于理科教师培养和理科教育改革的许多信息 ,并在比较国内现状基础上 ,提出了推进我国理科教师培养和中学理科教育改革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04.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从文化类型、位置分布、呈现方式、活动形式、能力要求和情感价值六个维度入手,构建分析框架;以76节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编码方法,对化学课堂中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文化要素融入频率较低且缺乏创新性,类型多为物质遗产及传统技艺,融入位置多为课堂教学的前半段;呈现方式上主要以图片和...  相似文献   
106.
文章提倡应用掌上电脑(Handheld Computers)作为认知工具(Cognitive Tools)来支持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Inquiry)活动及认知发展。文章首先对计算机认知工具的内涵及相关界定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掌上电脑在中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应用价值;并就计算机认知工具支持中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国际和国内相关研究做了回顾;然后结合案例对国内外基于掌上电脑的科学探究及学生认知发展研究特点做了分析,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技术思想的伦理视野角度出发,探察科学课程中的技术伦理内容.通过对技术思想概念的界定以及技术思想的层次和要素分析,指出,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且技术双刃剑作用日益凸现的今天,科学课程中已经逐渐渗透与技术思想相关的内容,尤其体现在科学课程目标当中.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对于学校教育统合的要求,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典型国家和地区--日本、美国、我国台湾省实施的"一贯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一贯教育"的内涵,以及对科学教育领域提出"一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9.
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微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微观探析●王祖浩自50年代初引入凯洛夫的课堂教学模式后,对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也随之深入。在以后的近40年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迫切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尤其是80年代起通过继承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启...  相似文献   
110.
北爱尔兰GCSE化学课程将具体的学科知识与方法融合到了能力要求大框架下,使课程目标具体化与个性化,并成为教、学、评的重要依据。课程规划框架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南,围绕课程目标,为教师提供了以情境创设与思维工具运用为特色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策略。实验是北爱尔兰GCSE化学学科的重要部分,选取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考试题,依此分析了北爱尔兰化学科的能力考核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