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教育需要基础与创新平衡发展,而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基础无力、创新缺乏”,所以夯实基础、实现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基本目标.基于过程哲学、生成哲学、意会哲学,认为“过程”是双基之本,“生成”是创新之根,因此提出了面向基础与创新的“过程→生成”教学理念及模式,期望以此取代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定义→性质→定理→例题”注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中,如何看待与使用讲授法是十分重要的,责而弃之,可能吗?课时紧缺,班级容量过人、教学资源不足等迫使我们不得不讲;继而用之?不合适!传统的讲授方法的确不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更令人堪忧的现状是:公开场合谈讲色变,实际课堂却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高等院校教材基本都是灌输模式,既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又不利于与基础教育改革接轨,亟待改革。基于过程哲学思想诠释了三维目标,提出了过程→生成型教材模式,以高等数学内容为例,论述了该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置换群的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积社 《科教文汇》2009,(8):269-269
提出了置换群的生成树的概念,证明了置换群的元素就是生成树的所有节点,从而设计出由给定生成元生成置换群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王积社 《教师》2019,(17):123-124
文章基于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的大辩论,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与传统主义教学利弊及其冲突之根源,认为传统的讲授法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而须摒弃,建构主义教学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却难以践行则需弱化;认为二者观念冲突是因为各走极端、各行其是、互不协调配合;认为摆正世界观、综合认知论、避免走极端是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而提出了广义建构教学思想,并且进一步说明了"过程→生成"教学理念是支持广义建构教学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数学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尽管新教法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实施,尤其是高数教学,仍然继续着传统的“定义→性质→定理→例题”的注入方法,如此下去非常危险,所以改革传统的数学讲授观念是急中之急.展望科学发展的诉求,基于过程哲学、意会哲学理论解读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提出了“过程→生成”讲授观...  相似文献   
17.
王积社 《考试周刊》2013,(13):47-49
"过程→生成"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要向学生展现"有价值有思想有活力的、顺应学生思维与教育规律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成性的知识生成过程",基于"过程→生成"教学理念,给出了垂径定理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基于“过程→生成”理念的建模式教学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