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庄子章中多次出现的“有待、无待“,“大用、用大“,“天倪、天钧”,“悬解”,“道枢”等词,反映着庄于思想的一些基本观念。正确理解这些词义,有助于领会庄子的思想实质。但历来注家未能解释明白,或语焉不详,章根据庄子原,一一探索其涵义。  相似文献   
32.
高校教学评估推进了本科教学的改革,作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成都理工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从综合实习改革入手,在实习组队、备课、实习教师配置、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创新性教学与团结互助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或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三、词的兴起和宋词的繁盛词兴起于唐,发展于五代,这是一般公认的说法。从前章所述,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词”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即音乐和文词。经过北朝到隋,西域音乐传入,到唐,风行于时,并得到统治者的喜爱和承认,形成了燕乐。文词方面,六朝末期陈、隋两代的清商曲已有少数长短句的诗体出现,到了唐代,作为诗体正宗的近体律绝仍保持着整齐的句式,歌行体的诗,往往在开头和结尾处出现一些长短句,初唐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本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勘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本课程教学活动框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以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引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方法,讲解各种勘察方法的适用性和工程实践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上按照勘察方法讲解构建知识体系—方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试后分析发现问题并在实践教学中解决的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