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杰出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人类认识是在个体认识和社会群体认识的对立统一中运动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10日,我正在广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忽然接到宋小庆同志的短信,告龚书铎教授已于昨夜逝世.我心中一沉,多年交往中龚先生留在我脑海里的形象一下子涌现出来,很快凝结成了一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兼战士.我当即回了一条短信:"惊悉龚先生病逝,非常悲痛,心情沉重.龚先生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社会科学战线马克思主义学者兼战士的楷模.他党性坚强,学识精深.我将永远铭记他的教益,学习他的精神.请转达我对龚先生亲属真诚的问候."不知为什么,这些一时间从脑子里冒出来的话,竟正好表达了我多年来形成的对龚先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宣言》阐明的关于工人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的原理,为我们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不是什么抽象的道德原则或"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晚年书信集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贡献.这些书信在坚持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同时,着重论述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提出了“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的概念,阐明了其原因和表现;强调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相互作用的过程;阐明了人们怎样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论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套语而是研究工作的指南,不能把唯物史观当作研究历史的借口,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5.
实践具有本体性的意义,把握世界本体不能无视实践,但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世界的本体是包括实践这种特殊运动在内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实践本体论的论证是实践和本体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循环,其基本逻辑是: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本体,所以本体就是实践。它在自我规定的概念中把自在的自然排除在其本体论哲学之外,却不能将它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排除出去。说实践本体论是由马克思创立的,不符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际。实践存在论把实践等同于人的存在,它把实践夸大,把实践概念泛化,取消了物质实践和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把物质实践消融在意识活动之中,同不了解、不知道实践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两极相通的。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是唯实践主义,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实践唯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社会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反腐败的理论也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党的建设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些讨论。一、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明确这场斗争的性质及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反腐败是一场政治斗争。在中国现阶段,腐败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反映并且服务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的文化,是内部和谐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根本"一词揭示了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相似文献   
18.
试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意义上的人类为本或人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之一,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理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必然抓住人民为本这一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价值观、实践观的统一.十七大报告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述集中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以人民为本,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地位,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7月28日,教育部社政司在京组织召开了邓小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本期本刊专稿刊登讲话全文)。社政司司长靳诺、副司长徐维凡,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心铭,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李明,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主编王霁以及京津地区高校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杂志创刊10周年最好的纪念,是总结并分享它的经验.关于如何总结经验,眼前有一个典范.在我们创刊10周年座谈会召开前4天,12月18日,我们聆听了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话的基本内容就是总结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指明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