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教育   7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教育家、思想家颜元在反对理学空疏无用的同时,建构起了以实学为主要内容、倡导经世致用的学习理论体系,尤其是他重视体育和生产劳动知识的学习理念,与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观有相同之处。颜元的治学观既是对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总结,又是对近代学习思想史的开启。  相似文献   
12.
历史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客观趋势;历史偶然性是由历史主体对历史发展可能性的自主选择所引起的或然现象;历史正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的。  相似文献   
13.
荀子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饱含实践经验的学习理论,是他完整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他的学习理论,对于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人才,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学习”一词来源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一语。其最初的涵义只限于教育领域中学、思、练、行的范围之内。荀子却创造性地把学习的外延扩大了。他认为,学习是人对客观事物所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活动,既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的适应,又不同于人的先天  相似文献   
14.
由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首创、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发展的文化形态史观,从文化角度阐释历史的兴衰得失,并将文化看作经历生、长、盛、衰等发展阶段的有机体,强调打破文化中心说,提出文化多元论和等价观,运用挑战与应战来解释历史的衍生和演进等。这些观点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启示,对于开拓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构建大教育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子监是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生员心之向往的求学场所。优厚的生活待遇、良好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国子监生潜心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严格的规章和规范的考核活动,为确保国子监正常教学秩序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提高国子监的培养质量提供了管理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受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建国60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调整、法制化四个阶段。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在地域分布、专业设置、合作方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等方面也呈现出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影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使用意愿的重要前置因素,给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提供新的认识,借助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我国部分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搜集到来自8所高校的367份有效样本数据,以此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学习者感知到网络资源具有越高的相容性、有用性以及互动性时,使用意愿就越强;而相对优势和易用性则对使用意愿解释力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具有伟大意义的教育思想,主要内涵是不分贵贱,皆能爱教。春秋末期,学术下移。竞相为士以及社会发展急需更多人接受教育,时代趋势,为孔子提出这一思想提供了社会根源;同时,由于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和“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理论,又为提出“有教无类”主张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因此,“有教无类”在春秋末期产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除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存在广泛的日常交往,因交往主体与交往空间的不同,可概分为校外场域的私人交往、学校场域的教师交往和课外场域的师生交往三种类型。登门互访、结伴出行、鸿雁传书、电话通讯等不同交往方式,校务讨论会、游戏活动、指导社团等各式交往活动共同构成了教师丰富多彩的日常交往图景。当前大学教师应通过多种交往形式,促进日常交往的多元化发展,推动感情融洽、和谐温馨的教师与朋友、同事、学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篇从毛泽东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活动和毛泽东关于农民运动的学说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对农民运动的伟大贡献。关于实践活动,文章作了分期论述,第一阶段为领导湖南农民运动,第二阶段为主办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三阶段为领导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关于理论学说,强调了同盟军的观点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经典文献地位,得出了它是马列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