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302篇
科学研究   50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513篇
综合类   126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4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一个企业家,他的理想有多大,抱负有多大,胸怀有多大,那么他的企业就能做多大。仅四年时间,龙福公司就在徐茂强的创新领导下,在一片煤矿塌陷地上建起了集炼油、发电、煤炭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山东龙福油页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填补了山东省油页岩炼油、发电史上的  相似文献   
64.
元曲的巧体种类很多,极尽新巧,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本文介绍四种,以飨读者。一、短柱体在元曲中,有些曲句两句一韵,每句往往有两韵到三韵,这种体式被称之为“短柱体”.这种体式最有代表性的是虞邵庵的《折桂令》。“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度)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旧(欤),”这是一首记述三国时期蜀汉之惠的曲子,曲中  相似文献   
65.
王燕  白翠青 《辽宁高职学报》2004,6(2):128-129,145
目前我们一些从事学生品德教育的人员大多局限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阶段。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就高职学生必备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阐明若干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使品德培养工作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据、有理。  相似文献   
66.
把六顶思考帽与PIRLS评价内容相结合,作为教师阅读教学、学生"学习阅读"的思维工具,教、学、评同步,形成思考的、高效的、生态的阅读教学课堂,助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67.
毛毛虫     
“爸爸,多可爱的毛毛虫!” \∑乃l∥㈡f"0美美很喜欢小动物“快把它放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 r’:._’、‘您看,我把它妈妈也接过来了。” 一≤≥’。一一 毛毛虫@白春源$河南省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68.
高校图书馆在数据监管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数据监管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出现许多难以预测的实际问题,针对开展数据监管服务的难点,探索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69.
白冬青 《教育探索》2006,(12):111-112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本培训,强化课堂教学反思意识,人人参与科研,是培养科研素养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70.
《大漠祭》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民俗世界,并从中挖掘出了西部农民精神生活中的某些特征,即1、狩猎民俗:用强悍的阳刚意识直面生活的苦难;2、民间信仰:用灵动的生命智慧化解生活的死结。从这个角度看民俗文化,其存在的价值,可能已在某种程度上逼近了西部文化神秘的密码。同时,当我们把雪漠和《大漠祭》当作一个整体去看待时,发现这可能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个案,它现实地传递着新一代西部知识分子和乡土文化母体之间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