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差异性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物质动因: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以及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能力差别是其存在的现实条件;使各劳动者根据自身特长与优势选择客观的价值定位以及充分激活社会劳动分工体系内在活力是差异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差异性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2.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揭示了教育与实现现代化的关系,确定了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时,澄清了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旗帜鲜明地维护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思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为我国教育改革勾勒了前景,同时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3.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人类社会历史与逻辑演进历程表明: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劳动能力发展史;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劳动能力发展为基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创造条件,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4.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整合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确立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正确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45.
回眸20世纪,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和制度的统一,从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中共3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体现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从特征层面、本质层面到核心层面的深化过程。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打破了单纯从政治上认识的局限,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活力。21世纪社会主义又从对生产力的关注提升到对人的全面关怀,因而,社会主义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6.
江泽民的文化创新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新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47.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历史与逻辑的演进历程表明:一定意义上,按劳动能力分配是人类社会内在分配原则;当前业已突显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必然产物;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劳动能力同等为基点的,而劳动能力同等和共同富裕二者的实现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48.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新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9.
孔子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是“道”,核心观念是“中”与“和”。其和谐理念渗透在人与自身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三个方面。重温孔子和谐理念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寓于现实的劳动活动之中。人的劳动活动包括三重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人与人的关系是其外在性条件,而人与自身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规定性。从三重关系角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推进其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