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盛沛林  李响 《军事记者》2006,(12):42-43
军事传播通过传递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运用心理调控的“软力量”,极大地影响和制约受众的认知、情感和意志3个心理过程,即对人的信念、思维、意见、情绪、态度、理智,乃至民族文化心理,进行刺激,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军事传播致效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知失真在军事传播过程中,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刺激受众的知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引起受众的注意,通过受众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楔入”到受众的大脑思维这一理性认知过程,引导受众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作出决策判断性行为。在战争环境,敌我双方会散布大…  相似文献   
52.
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每一个新闻人最基本的要求。在原始社会里,为了适应原始人群生存斗争的需要,诚实、决不说谎成为原始部落人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对谎报情况往往处以极重的刑罚。据记载,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认为撒谎是最大的罪过,撒谎死后,  相似文献   
53.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已经80年了,我军的新闻事业也伴随着军队走过了80年的沧桑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军的新闻事业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造就和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薪火相传,绵延至今,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耀了我军新闻事业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狂轰滥炸的野蛮暴行,充分表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凶恶、残暴的罪恶本质,充分表现了美国实施新炮舰政策一弱肉强食,称霸全球的狼子野心。同时,血淋淋的事实也完全撕破了西方主流媒体所谓“客观、公正、真实”“新闻自由”的遮羞布。1791年,“新闻自由”被载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起码要保证人们享有的知晓新闻、传递消息、发表意见的自由。新闻自由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受这些权利。国家不论大小…  相似文献   
55.
新闻主题,是作者在新闻中反映出来的中心思想。新闻主题凝结着新闻作品的“精、神、气”,是贯穿通篇的一条主线。“贯一为拯乱之药”,新闻没有主题,好比“散金碎玉”,“断线之珠,无梁之屋”。主题不明朗,材料繁多,读者就会扑朔迷离,如坠五里雾中。主题鲜明,才能材料博而不杂乱,道理多而不背谬,言辞繁而不害意。新闻主题是潜伏、隐藏在全部材料之中,“凿开顽璞方始见玉”,“千淘万漉,闪烁积金”。非事件性新闻没有一个明显的“新闻核”,它蕴藏着许多相对独立的丰富的新闻素材,因此必须“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  相似文献   
56.
新闻主题,是作者在新闻中反映出来的中心思想。新闻主题凝结着新闻作品的“精、神、气”,是贯穿通篇的一条主线。“贯一为拯乱之药”,新闻没有主题,好比“散金碎玉”,“断线之珠、无梁之屋”。主题不明朗,材料繁多,读者就会扑朔迷离,如坠五里雾中。主题鲜明,才能材料博而不杂乱,道理多而不悖谬,言辞繁而不害意。新闻主题潜伏、隐藏在全部材料之中,“凿开顽璞,方始见玉”,“千淘万漉,闪烁积金”。非事件性新闻没有一个明显的“新闻核”,它蕴藏着许多相对独立的丰富的新闻素材,因此必须“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  相似文献   
57.
公元2001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将与其他产业一样面临一个更加开放和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58.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必须要澄清在办报思想上的一些糊涂认识,克服在办报上的几个误区。办报讲政治,会不会同遵循新闻规律对立起来?不会的。办报当然要遵循新闻规律。新闻“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它不能而且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马克思语)问题在于,新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必然要反映一定阶级、政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必然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办报讲政治,从政治上看问题,政治家办报,本身就是一条重要的新闻规律。同时,这一新闻规律同其他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59.
“冒热气”。新闻要像刚出笼的蒸馍,要有如临其境的现场景描写,使人馋涎欲滴,“闻香下车”。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日本一位新闻学家说:“新闻如鲜果,过时稍久,则腐败而失其味,不堪咀嚼,读者必弃之若敝履。”新闻写得“冒热气”,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如果隔了夜,都有了“馊味”,谁还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60.
今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和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及海外发生了一些由藏独分子掀起的打砸抢烧骚乱事件,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事实证明,这次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和煽动的,充分暴露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真实图谋。 当地政府和武警官兵奉命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的行为,完全是正义之举、得体之举。然而,西方国家一些媒体,以维护“西藏人权”为借口,对此事进行了严重的歪曲报道,造成了很恶劣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