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理想大学"是求学求知求真理及知识创造的精神乐园;以尊重知识、思想自由、学术民主为特征和学术至上为条件。好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制度只是大学理想与否的充分条件,而好的大学内部管理才是大学优秀的必要条件。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度影响的文化精神;是"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对国家前途负有责任"、"育人为本"等大学精神的反映,是大学最不能放弃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坚守。  相似文献   
93.
理性地捍卫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大学需要理性地捍卫"和"高等教育理论负有理性捍卫大学的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校长不仅是主持大学校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大学的灵魂,并决定大学改革发展的方向,而大学校长的演讲是他们对大学价值等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和他们大学理想的表达。本文在讨论大学校长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校长之演讲何以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论教授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6.
假设是科学探索中有助研究人员把理论与现象、经验与推论结合起来,以求得问题解决的省力工具。简单地说,假设可视作解决某问题或解释某现象的一种试探性建议,这种建议以极其简明的形式描述了所研究问题变量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研究人员试图去发现的。譬如,“一年级儿童的自  相似文献   
97.
2018年6月21日,"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约翰·亨尼西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表明,斯坦福大学在内部治理上采用了共同治理模式,董事会对大学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它委托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队来管理大学,委托教师来负责学术事务;在校生和校友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大学治理。信任文化对斯坦福大学的内部治理至关重要。学生规模的扩大给斯坦福大学的内部治理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98.
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是当代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现任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1965年进纽约州立大学,历任行政院长、副校长、校长。博耶拥有美国82所院校的荣誉学位,受聘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学院高级研究员、剑桥大学客座研究员。1979年就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前,博耶出任过美国教育委员会委员,管理着12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此外,博耶还担任了全美中学的教育经费委员会,总统妇女教育项目顾问委员会、总统外国语和国际教育委员会等三个全国委员会的主席,以及国务院海外学  相似文献   
99.
大学理念是大学办学者或管理者提出或持有的某种治校、治教、治学理念。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和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展,中国大学的教育改革,虽已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达成了一致,但仍缺乏对整个大学理念的审慎思考和细致梳理。韩延明博士的新著《大学理念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论纲》),从历史与现状两个方面、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梳理和纵向考察,并在总结、提炼、深化以往“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四大“经典的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100.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此话既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向,也道出了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一般说,德育应该贯穿在人生受教育的整个阶段,但就学校教育而言,由于高教阶段的德育对青年学生的未来生活发生更为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