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晚清著名学者、文学家莫友芝的《影山词》集,是清代贵州诗坛的佳作之一。其中《采桑子》(本意九首有序)直接描绘农桑事功,表现出词人对桑农的极大关注,情真意挚;从艺术风格上看,则显得质朴自然,清新明快,是《影山词》中思想性极强、艺术性极高的佳构。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我院学报2001年第1期发表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梁光华教授的论文《汉字造字理论新说》,对以《说文》为代表的传统“六书学”、“四经二纬说”、“四体二用说”、唐兰先生的“三书说”和20世纪后50年出现的陈梦家、裘锡圭、刘又辛等三家“三书说”进行了研究述评,认为汉字的造字方法是形意、假借和形声。  相似文献   
13.
细节描写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发轫甚早,可追潮到远古歌谣及《诗经》之中。古代诗词中的大量优秀之作,均非常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这些作品亦因此而顿生异彩,灿然增辉,成为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4.
中华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富有哲理之美是中华古典诗词的一大艺术特色.情景事理浑融一体使得中华古典诗词不仅更有诗味,而且更富理趣,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在中国文学宝库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水族的民间文学作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不仅为水族人民喜闻乐见 ,而且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与研究.对水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分类,论家多是将其划分为散文形式的作品、诗歌形式的作品和句式整齐的格言谚语三大类,亦有仅划分前两大类的.全面考察水族民间文学,当划分为"散文形式的作品"、"韵文形式的作品"和"韵散结合的作品"(即韵散结合的说唱文学作品)这三类为宜.  相似文献   
16.
晚清著名学者、文学家莫友芝的<影山词>集,是清代贵州诗坛的佳作之一.其中<采桑子>(本意九首有序)直接描绘农桑事功,表现出词人对桑农的极大关注,情真意挚;从艺术风格上看,则显得质朴自然,清新明快,是<影山词>中思想性极强、艺术性极高的佳构.  相似文献   
17.
水族民间文学作品按文体形式可分为"散文形式的水族民间文学作品"、"韵文形式的水族民间文学作品"、"韵散结合的水族民间文学作品"三大类别。其中,韵散兼用、说唱结合的水族曲艺"旭早"是我国少数民族曲艺中的一朵奇葩。水族旭早的源头是水族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水族旭早的产生是水族社会生活的需要,水族旭早的嬗变是水族社会发展的必然,并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以诗论诗"的体例,则是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所首创,嗣后,历代论诗诗层出不穷.以诗论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易记易诵,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乃至世界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自六十年代初期钱钟书先生提出“通感”说之后,这一理论虽曾一度遭到冷遇,但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通感说终于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与重视。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乃至心理学家都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通感说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论著。笔者想从古代诗文中的通感现象和古代文论中的通感说的角度,谈些个人认识.何谓通感?钱钟书先生阐释道:“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  相似文献   
2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省管专家梁光华教搀专著《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笺异注评》(32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2000年获贵州省第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作家出版社全文影印纳入《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该集成已于2006年7月出版发行。诚如《集成》卷首说明所言:“本集成充分展示一个世纪以来《说文解字》研究的壮丽景观,以保存百年《说文解字》研究文献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