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法律性质的论争及其现实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完善和健全的教师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存在着行政合同、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以及兼具行政与民事双重特点的特殊合同等不同观点,从而导致实践视域中教师聘任合同书存在着适用法律缺失、充斥大量政策性用语、显失公平与合理、自行设定、人事争议处理不畅等方面的合法性缺失。我们认为,高校教师聘任合同具有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在聘任制下,教师的劳动适用《劳动法》。  相似文献   
62.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之一。而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调查发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自主权错缺位、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等问题。要改变目前的现实状况,突破普通高中管理体制瓶颈是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63.
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兼具教育学和法学的应用性学科.教育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传授基本的教育法律知识、改进思考教育法律问题的方法、培养先进的教育法律思想观念.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学生观、正确的教学过程观、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教学策略变革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4.
一、学校的性质 关于学校性质的定位,目前理论界、学术界等还没有完全的定性,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5.
教育数字化改变了公民参与教育的途径、内容与教育秩序,引发了系列权益争议,公民教育数字确权具备正当性、紧迫性与合理性土壤。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民在使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工具过程中自由、公平、普遍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关于教育数字的其他权利。公民教育数字权本质上是一种受教育权,是教育事业在数字变革中生发出来的关于公民发展的新兴权利。基于公民教育数字权的教育内核以及虚拟数字所表现出的新特性,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权与私权的集合,具有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66.
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工具选择偏好进行分析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基于施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49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计量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工具存在权威工具使用手段同质化、激励工具使用形式单一化、能力建设工具使用过程低效化、学习工具使用频次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当通过以下途径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工具选择:优化权威工具组合形式,科学选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激励工具使用的多样化,增强政策执行效果;凸显能力建设工具的长期利好,深化政策持续影响力;发挥学习工具的核心优势,开放基层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67.
68.
高校在制定内部规则时,应当体现和追求秩序、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取向.但当前高校内部规则存在着设定主体权限划分不明确、规则制定缺乏监督、设定内容存在着不合法性、设定形式不规范、设定程序严重缺失、自由裁量权界限模糊、概括条款和类推原则滥设等方面的合法性缺失现象.高校内部规则完善的现实出路在于:在制定过程中要体现主体、职权、程序的法定,遵循权力制衡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在司法过程中,应遵循有限司法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69.
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三种权力制衡模式。它们在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有各自的内涵。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体现为对政府的公权力、高校的行政权以及权力自身防范制度等权力的制衡和权力制衡中法治精神的遵守和弘扬。"以权利制约权力"模式彰显权利优先于权力和保障权利与限制权力的法治理念。"以社会制约权力"模式在于保障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有限介入和高校实现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70.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对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不断向着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相关政策文本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建党百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经历了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习得为主的时期(1921-1934年)、面向农村革命战争为主的时期(1934-1949年)、面向农村农业发展为主的时期(1949-1978年)、面向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时期(1978-2000年)、面向农民综合发展为主的时期(2000年至今)五个阶段,体现了农村职业教育主体价值取向从国家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教育价值内容的选择从制度层面向兼顾物质与精神层面转变、教育目的 的价值取向以"为农"为主的特征.当然,在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主体上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内容上要注重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目的 上要始终坚持"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