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吊装机床时,由于操作不正确,使电机底座三处断裂,无法正常工作。因位置特殊,不易修复及修复后保证精度,经过技术革新、攻坚克难,成功修复。  相似文献   
22.
如何克服操作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瓶颈”,拓宽人才成长通道,是当前多数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原油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实践,对此,笔者作一浅析。一、不拘一格培养选拔操作技能人才中原油田是一个国有特大型石油企业,目前勘探局拥有的高级技能人才短缺,断层严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际、国内外部市场的不断开拓和占领,迫切需要一大批技艺高超的技师、高级技师。为解决人才存量和实际需求、时间限制与企业急需的矛盾,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知识补充———技能提高———市场需要”的人才开发模式,采取了各种培训考核、岗位…  相似文献   
23.
文章针对目前综合性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4.
基于学生在学习数列极限概念时存在的理解、归纳、抽象等问题,本着由历史发展引入概念和由有限到无限,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和应用数列极限概念定量描述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25.
对于能化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的函数,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其值域,是非常方便的。但在具体使用中,由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也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26.
【教材分析与设想】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人物专访式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意志。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蕴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仔细揣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7.
介绍引起企业网络可用性故障的几个主要因素(人为因素、网络环境因素、软件因素)以及怎样避免这些因素引起的网络高可用性问题,同时给出了网络配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8.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1910年赴美圆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鄙白话诗集《尝试集》,写成了一种解放了的新诗体,另外,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1938年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驻美国大使。1942年交卸大使之职,仍在美国从事研究和讲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4月旅居英国。在三四十年代,胡适还从事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工作。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胡适一生著述宏富,是近代的大学者。  相似文献   
29.
用逐步逼近法和泛函分析中的压缩映射原理方法证明了高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柯西问题的解是存在并唯一的。  相似文献   
30.
祝清亮 《出版参考》2009,(16):32-32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无不对地球环境生态的日益恶化作出了强烈反映,表现在政治层面,就是生态问题被纳入到政治的视野和范畴体系中,许多政治学者以强烈的热情和责任感开始了对生态政治问题的理论建构。然而正如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样,当我们把环境生态问题纳入到政治学的视野、致力于生态政治学建构的时候,还需要用生态学的视角和智慧来考察一下政治学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