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4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围绕全省科技战线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新春伊始,本刊特约记者就2003年云南省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2004年科技工作的部署和进一步办好《云南科技管理》杂志等问题,专题采访了云南省科技厅厅长林文兰同志。  相似文献   
42.
如果你有日子没来北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她外观的巨变.西客站、立交桥、三环路、四环路、漂亮的写字楼、豪华的商厦,还有衣着越来越时髦的姑娘和街头桥下跳舞、扭秧歌的老人们.古都风貌日渐被现代气息所洗染.除了皇城根的灰砖墙,以及红墙外边年年绽放的白玉兰,任何怀旧的人,巳难寻觅到往昔痕迹.实际上,久居京城的人,虽然亲眼所见周围的景象天天在变,倘若静思我们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会产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诧.不信,笔者就写几件事情给你看.  相似文献   
43.
2007年12月11日,首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教育部直属的22所具有突出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编者注:“特色型大学”特指具有行业背景和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均系原国家部委所属重点高校)应邀参加了论坛。首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的主题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如何定位,应该怎样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宗旨是探索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之路。在论坛上,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同志作了《挑战与出路:特…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当许多应有或必要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时,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保持一种平衡,一种社会普遍可以接受的公平,人们说:“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升学、就业、招工、招干、参军、出国……人们对公平唯一的选择就  相似文献   
45.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由大学创办与管理的附属学校,其中有不少学校依托大学的优质智力资源,在大学的辐射下成为各地的优质学校.大学附属学校虽然在我国普通学校中数量不多,但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而且在学校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历史上来看,大学附属学校建设的初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满足教职工子女入学的需求,二是出于教育教学科研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中学教师培训》杂志第三届编委会于1990年8月18日—21日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召开。第三届编委会委员21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金长泽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第三届编委会主任委员周敬思同志在开幕式上宣布了第三届编委会委员名单,并就第三届编委会的产  相似文献   
47.
1992 年冬天。北京大学图书馆礼堂。近千名无法进入礼堂的听众高喊着“俞敏洪”的名字。礼堂内的俞敏洪激动了!他把讲座交给同伴,疾步迈向门外……两次“名落孙山” 出生于江苏一个只有 100多人口的小山村的俞敏洪,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上学时他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当时他的理想只是考上家乡的江阴师范学院转为非农业户口,从此摆脱繁重的农业劳动。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俞敏洪参加了高考。很不幸,这次他没能实现农转非的理想,只能回到家里喂猪种地。但是,俞敏洪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谈大学生在校期间,其自我意识常有的几种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49.
"吏治腐败"是当今最大的腐败.当前,深刻剖析这一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原因,对于从根本上惩治用人方面的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探析其原因,既有深久的历史根源,更有领导干部价值观、信仰问题及领导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0.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创造。”这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市东中学老校长吕型伟先生几十年的教育感悟,也是这些年来支撑市东中学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这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上海名校,曾经一段时期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上海地区的名校实在不少,而老百姓的注意力往往聚焦在办学质量处于前列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