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胡锦涛青年教育思想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工作,其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教育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当代中国青年进行教育的理论与行动的指南.胡锦涛的青年教育思想具有坚定性与正确性并存、民族性与国际性融通、传承性与发展性衔接、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统一等五大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法则、现代风险社会和灾难教育创新是大学生灾难教育素质化的内在动因,推进其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责任伦理为大学生灾难教育素质化进行哲学解说和本体论建构,重构灾难教育的理论基底,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大学生灾难教育素质化路径:以观念再造推行生命教育,以后果审视进行责任教育,以典型示范开展道德教育,以情境体验实施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理念僵化、内容陈旧、方法单一、评价失真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应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反思来找寻成因,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大众拥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前提的。这种话语权的价值构成突出表现在维护和实现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促进话语大众化、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创新大众化,由此从推进理论创新、转换话语方式、优化传播形态、重视实践示范、强化机制保障等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为有效摆脱我国传统大学德育严重脱离大学生生活世界而导致大学德育低迷的困境,德育生活化已成为大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时代赋予大学德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应遵循交互主体性原则.摒弃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去生活化的传统德育路径,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中心,从理解、尊重、交往等方面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德育生活化,切实提升大学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制度正义是教育公平的首要价值。当前我国教育公平现状不容乐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依然严峻。教育公平保障体系必须建立在制度正义这一伦理基石之上,把制度正义贯穿于教育制度的供给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平等地分配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别配置教育资源,对处境不利的人予以教育资源补偿,以此构建教育公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