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说话能力的要求是:说普通话。回答交谈,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做到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态度自然。而辩论教学正是达到这一目的要求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开展辩论教学更有其必要性。可惜目前的教学中,重视辩论教学的教师不多,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开展辩论教学。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对辩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不足。一、辩论教学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的位置听说读写是语文基本功的四环节。人们学习语文的顺序一般是先听说,后读写,再听说读写有机发展。这里听说是基础,读写是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高中生思维的主体性.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营造氛围,潜化阅读 常言道:“环境造就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把“打造书香班级”行动作为阅读活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目的 落后学生是每个学校,每个班都存在的。有的是学习落后,有的是纪律落后,有的是纪律、学习都落后。如果任其落后学生的不良发展,既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才,也不利于其他同学的成才,更会影响班集体、学校的声誉,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对落后学生的管理、培养尤为重要。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观察、思考、实践,对初中落后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和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高中生思维的主体性,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情境教学始终是我的法宝.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开场白讲究情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的开场白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切不可忽视.因为好的开场白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集中起来,激起听课的兴趣.这也和一篇好的文章一样,好开头一下子就能扣住读者的心弦,使其急于读下去,乐于读下去,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讲究开场白的情境美.  相似文献   
17.
辩诉交易是美国本土制造、并得以有效运行的一项司法制度.其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大量积案久拖不决的问题并保证诉讼高效运行.本文在分析了辩诉交易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辩诉交易是法律的理智选择.进一步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运行辩诉交易的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也应建立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8.
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师首先要改变态度,从思想上切实重视口语教学,其次还要想方设法创设课堂口语会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活动,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充分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展英语第二课堂,进一步渗透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学科核心概念指的是贯穿于一个单元的基本概念,或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最本质的认识,或对同一类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具有学科的特定性、符号的抽象性和表征的统领性。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蕴含的大量核心概念正是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关键要素。研究教科书不难看出,这些看似孤立、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本世纪最大特点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我国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创造型的新一代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