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是学生作业的两大部分。课堂作业无法在课内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又只是机械地抄写与背诵,这人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积极推行作业改革成为迫在眉捷的课题。首先应该明确作业的功能:反馈和巩固知识分别是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主要功能。作业改革中应当把握如下问题:确保作业有效性、明确作业意图、控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2.
一 当前,小学德育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困难,要走出这一困境,笔者以为,首先要对小学品德课程中地理知识的德(教)育意义作一番澄清.  相似文献   
23.
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有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如时间、资源、外部环境、内部沟通及整合、动机、领导者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未来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做法。  相似文献   
24.
内容与方法,孰为根本 一节语文课究竟该干些什么?评价一节语文课的切入点和基准是什么?这对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人员来说——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却又未必能说得清道得明,在很多人心中恐怕没有明晰的方向。诚然,语文课堂“大道至简”,但是,如果不明其“道”甚至有所偏位,或许就会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相似文献   
25.
消除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消极抵制的根本对策是减少教师对新课改的焦虑.可采取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对话、将教师做为改革动力等措施减少教师对新课改的焦虑.  相似文献   
26.
程福蒙 《教育学报》2006,2(3):27-31
本次课程改革所争论的议题,直接或间接地,都在回应社会所面临的文化认同危机。本文将新课程改革放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互辩证的文化认同视框中,考察课程改革表象下论述的形成、实践以及论述实践反过来所建构的文化认同,由此了解课程改革论述在接纳与排除的机制运作下,搓揉出一个怎样的文化认同。讨论课程改革需求的解释之语言政治,不同的语言论述是如何互动,课程改革论述的崛起、转变暗示一个怎样的政治、经济和个人教育之间疆域的转换,以及在课程的论述中形成一个怎样的主体化模式,并对文化认同和课程教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7.
我国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用心与决心值得肯定,但是具体实践进行的并不顺利。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一旦实施,无论是否达成预定目标,也不管是否在旧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又衍生了新问题,都无法立即喊停或回到从前,可是如果继续推动,困难重重,基本上课改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相似文献   
28.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的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的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而每个学校都应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而自主的发展个性,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29.
在A省省城市中心坐落着一座具有苏式风格的大型建筑物,这是A省省博物馆主建筑物,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在喧闹的都市中少有的“文化宁静与肃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座雄伟的建筑和“大门内的缺乏人气的‘死寂’”,使得它在繁华的都市中显得是那么的孤单与寂寥。可以说,博物馆缺少参观者或经济效益是当前中国许多博物馆面临的共同困境。为了弥补经济收入上的不足,以维持自身的运行与发展,许多博物馆不得不将其诸多设施如展厅、广场等外租或自己承办一些具有创收性质的活动,这既大大地影响了博物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动机,也使博物馆…  相似文献   
30.
日常琐事: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中的日常琐事是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应着力挖掘其教育价值。以日常琐事来开发课程资源至少具有两个优点:对学生而言的易接受性,对教师而言的易获得性;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课程意识和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来支持新课改。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