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痷,浙江绍兴人,著有《琅环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是明末小品文大家。《西湖七月半》是张岱小品文的代表作之 。文章记述了杭州人于七月十五日游览西湖的景况。 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是一种地方风俗,原本是为了赏月。袁宏道曾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说:西湖“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平常月景都是如此,何况那月圆之夜的月景呢?!后来却逐渐丧失了本义,变成为杭州人群聚欢  相似文献   
22.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选拔人才所用的一种文体,是据儒家经书(“四书”、“五经”)立论,按固定格式写作的一种议论体散文。它集我国古代各种文体之大成,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惜自1902年八股文宣告寿终正寝后,很少有人问津此道;喜近几年它已引起一些学人的关注。 本刊1992年和1993年的第10期曾先后发过《八股文与高考》、《八股文与作文训练》两文。为满足广大读者了解、认识、鉴赏八股文的需要和青年学生写作议论文以资借鉴,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发文质兼备、言之有物的八股文,让读者一睹明清八股大家们“戴着镣铐跳舞”的风采,一览中国古代文化的奇景大观。  相似文献   
23.
美丽的恋歌     
李商隐 (81 3— 858) ,字义山 ,号玉溪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市 )人 ,是晚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兼擅古今体 ,尤擅近体 ,其中以七律最胜 ,五律、七绝则自成一格。其诗大多抒发穷困潦倒的苦闷 ,一些咏史诗则借古讽今 ,批判现实 ,具有浓厚的抑郁情调和感伤色彩。而他独创的“无题诗” ,不仅最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 ,也最为人称道。这类诗计有十余首 ,非一时一地之作。之所以用“无题”名篇 ,是因为其内容、意义不便明言 ,或很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 ,或另有所寄托。这些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 ,构思新颖缜密 ,想象丰富奇妙 ,形…  相似文献   
24.
清末民初,湖南湘潭出了一位女侠,叫彭酉娘。她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品高尚,专门扶弱扬善,惩处那些土豪劣绅、地痞流氓,为普通老百姓扬眉出气。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尊称她是"彭仙姑"。其实,彭酉娘的这种惩恶扬善的品质,是从小就形成的。  相似文献   
25.
武则天当女皇帝的时候,河北宣化府出了一位女神童,她就是张兰。张兰,生卒年不详,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里。她自幼天资颖悟,又勤奋好学,到12岁的时候,就能同大人一起吟诗联对。所作诗联,意境深邃,甚得乡贤的称赞,一时名声远播。  相似文献   
26.
冰心是一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文学家。她一生长寿,亨年99岁,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老人"。她一生笔耕七十余年,才华横溢,创作的作品非常丰富;其小说、诗歌、散文、翻译等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挚爱之情和对母爱、童真的热情歌颂,深受谈者的喜爱。其实,了解冰心的人都知道,她幼年时就是一个为人称赞的小才女。  相似文献   
27.
一般人都知道,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队伍中,有一批著名女诗人特别耀眼。  相似文献   
28.
华夏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在她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神童”,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而又灿烂辉煌的文化画卷,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29.
提起林则徐,人们都知道,他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自幼才华出众,胸怀大志,且仕途顺利,累官至湖广总督,成为清代的封建大吏。他为官清正廉洁,关心民生疾苦,兴利除弊,政绩卓著,“一时贤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30.
拜伦《赞大海》《去国行》《哀希腊》三诗究竟为谁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翔章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3):38-41,63
苏曼殊编译出版的《拜伦诗选》中收录了《赞大海》(6章)、《去国行,(10章)、《哀希腊》(16章)三诗,苏氏自云此三诗系他所译,文学界.学术界迄今一般仍沿用此说。本文从黄佩自述之可信、黄佩译过拜伦之另诗、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有关论述之旁证、台湾潘重规教授之考证、黄苏二人诗歌创作和译诗的风格及特点之比较等五个方面,考辨论述了上述三诗的真正译者,确认此三诗系黄佩所译,唯其中《赞大海》第五章为章太炎助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