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据2004年3月《华声报》报导,效力于美国NBA火箭队的中国球员姚明,最近两度在电视节目上被人以带有侮辱成份的“支那人”一词来形容,第一次是电视台转播篮球比赛时,广播员Steve Kerr称姚明为支那人;第二次是在电视连续剧“Yes,dear”里,两名演员对话时也称姚明为支那人。为此美国同源会会长符之坚写信向Steve Kerr和CBS公司总裁投诉,对方接到投诉信后,便公开承认了错误。  相似文献   
32.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一生三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  相似文献   
33.
毛泽东制定的关于农民的每一个正确的决策,都与他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密不可分,《兴国调查》的成文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兴国调查》的成文分以下4个步骤:第一,1929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三次到兴国实地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第二,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明确了调查的目的与任务,预先制定好一份调查提纲,采用典型调查法和开座谈会的方法,并确定了兴国县永丰区的8位农民为调查对象;第三,毛泽东给兴国县行动委员会写信核实调查情况的全面性、真实性;第四,毛泽东在宁都小布赤坎村完成了《兴国调查》的写作。毛泽东的《兴国调查》为当时中央苏区正在进行的土地革命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调查思想,可以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调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4.
中共"一大"前后,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及中共的成立是有一定贡献的。在中共"一大"前,他参与创办《广东群报》,在广东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以《广东群报》为主阵地,积极参与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为工人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积极撰写文章并亲自投身到工人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中;他还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南方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活动家;由陈独秀提名代表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后,他负责广东共产党的宣传工作。但他次年即宣布脱党并被开除党籍。后又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留下了无法洗刷的历史污点。  相似文献   
35.
苗体君  窦春芳 《教育艺术》2007,(8):56-56,55
如果把课堂比成一个舞台的话,老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学生就是台下的观众,老师教学的好坏完全应该由学生评判,因为出色的演员一定要由观众们来认可.而长时间里决定中国大学教师好坏的却不是听课的学生,评判一位教师教学好坏的是各院系乃至学校的领导们,他们依仗手中操纵着的权力,凭自己的感官决定着每一位教师教学的好坏优劣,只要教师们在领导面前擅长于表演,这位教师就是一位优秀教师,当然这种表演大多体现在对领导阿庾逢迎,请客送礼,投其所好上,与教学法没有丝毫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董必武对中共一大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他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他是一个有抗争意识的晚清秀才,他革命的启蒙老师是革命党人刘静庵,后追随孙中山革命多年却屡遭失败,最终在李汉俊的影响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培养革命中坚力量,他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组织创建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了还原真实的中共一大,他一生都在自觉地回忆和研究那段模糊的历史。  相似文献   
37.
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文学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在学校读书时,方志敏就十分喜爱文学,从1919年秋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到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年多的时间,方志敏创作了一系列抨击黑暗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如话剧《私塾的怪现象》、《旧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小说《私塾》、《谋事》;诗歌《哭声》、《呕血》、《血肉》、《快乐之神》、《我的心》、《同情心》等。在方志敏的诗词中,对仗工整的古体诗只有一  相似文献   
38.
方志敏精神的表述依然在争论中,现在最权威的表述是:“爱国、创造、清贫、奉献”八个字,其中“创造”指的是方志敏创造性地建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这只能被几个专门研究方志敏的专家所理解、熟知。“奉献”二字有些画蛇添足之感.方志敏参加革命并为革命事业而献身本身就是对革命最好的奉献。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清贫》两篇文章曾经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为国人广为传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方志敏精神应该浓缩成四个字“爱国、清贫”。  相似文献   
39.
1933年初,陈潭秋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党委委员并兼任中国革命史教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央分局组织部部长,为苏区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期间他与犯了“严重错误”的罗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福建因扩红运动,被王明路线领导人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被留在了即将陷落的中央苏区。随后,他较早地提出中央苏区留守人员应突围到敌人后方的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他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大家成功突围:他最早提出立即召开闽西南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以统一领导和指挥闽西南红军和各地游击队同敌人的斗争,解决了分散、各自为政的危险状况,就是在这个领导核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这是陈潭秋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最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0.
过去在研究李达时,人们忽略了中共“一大”前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一大”召开前,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中,李达是论战的主将,还参与了与修正主义思潮的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他主编《共产党》月刊,为建党开辟思想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