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221篇
科学研究   23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39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使防守环节逐渐被进攻取代,同时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一一攻防转换。在原来的双打中,控制和抢先上手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随着先进技术的出现,它们的优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在当今乒坛,攻防转换中的先进技术才是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2.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在乒乓球的对抗中同样适用。欧洲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站位靠后,跟不上亚洲运动员的速度。在双打比赛凶狠的拼抢中,谁能获得近台站位的主动权,谁就能控制住场上的局面。在本篇呈现的双打套路中,马琳和陈圮在取位上就抓住了这点一一通过近台连续进攻,完全压制对手。  相似文献   
983.
在本组图中,马琳主动将球发出台,被许昕拉起来后,选择了一板直线反拉。他利用发球为许昕设下陷阱,调左压右,通过一板快速的反拉衔接,打了许昕一个措手不及。这组套路能够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84.
提前预判,敢于应变 使用反手拧拉的重要前提就是先预判好击球点,而击球点则是通过步法移动来寻找的。樊振东接发球时的步法调节非常细腻,他采用了两个碎步进行取位,这样能够更精确地找到击球点,保证击球质量。  相似文献   
985.
上组图中,鲍姆是通过两板落点变化来压制对手的。本组图中,马龙通过四板连续的落点变化牵制了对手。最终赢得一分。马龙不是依靠击球质量做为主要得分手段的运动员,他打的是轻巧灵快,所以连续的落点变化是马龙战术组织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986.
王皓的直板反手拧拉堪称世界一绝,但随着逐渐被大家适应,他不得不在原有的接发球手段上改良创新。本组图所展示的就是王皓在反手台内拧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超强的手感吸短球的接发球技术。  相似文献   
987.
接发球时,运动员一般都会采用二次起动来调整击球点。因为他们从静止的状态下很难一步到位。由于质量要求,二次启动一般都要在击球之前完成,这样才能保证球的稳定性。图中,郑培峰第二板侧身抢拉前的二次起动属于大范围的跑动。这类步法由于时间限制,击球都是在跑第二个步法时完成的。虽然有助于运用腰和腿的力量,但球的稳定性相对于第一种会有所下降,并且下一板衔接会有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988.
采用控制破解对方的发球 图中,蔡伟在接发球时控制得很严密,他采用轻挑的技术,手法十分灵活。这板轻挑把球控制在了离网较近的位置,目的是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条件。这种接发球的手段风险很大,稍微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近网半高球的局面。蔡伟在接发球时,对来球的旋转判断很准确,自己对力量的控制和手法的运用也非常到位,这样,会给发球方的第三板击球制造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989.
庆龄   《科技管理研究》2022,(5):104-111
从理论维度出发,在吸收已有观点基础上对高校新型智库的内涵定义作出界定,在解构其组成要素的同时综合分析其三级管理体系;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英美国家的高校智库管理过程,发现内部自治管理、明确管理机制、多元融资渠道等有益经验,并顺势推进对比研究,对中国高校智库管理的历史过程作出整体解析;从现实情境出发,选取典型案例对中国高校智库管理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组织松散、效率不高、手续复杂等问题,提出建立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氛围、培育管理人才等针对性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90.
工程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文中分析了工程机械设计教学中教材、教学手段、试验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