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将健身气功纳入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并依据不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体育健身需要设置健身气功课程方案;提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健立健全组织机构,组建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和练习站点;加大宣传推广传播方式等对策,推进健身气功进入高校体育课堂,使其成为高校的一门重要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92.
93.
一,“忌”生搬硬套 关于“如何说好体育课”的文章在相关的杂志与网络中可以随意地搜寻到,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与体会可供体育教师参考。但是现在一些教师为了应付,直接从网上下载说课稿,网上的东西固然可以借鉴,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去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完全用别人的说课稿来进行说课,这就表现为是机械生硬,照本宣科,说课者对拿来的文稿明显不能理解其设计者的真实意图,对说课内容的把握,特别是创意方面往往是空洞的多,实际的少,对说课的重难点的掌握不准确,也就失去了说课的意义所在。所谓“说课”,  相似文献   
94.
95.
案头有部《辞海》,平日已很少翻查。今日不经意间映入眼帘,一丝久违的情愫漫上心来,趁着这难得的秋阳,将她,我求学路上的良师益友,轻轻搬放膝头。  相似文献   
96.
寿雪老七十     
百千万刼微尘里。陵迁谷变无时已。履蹈艰危亦坦然。由来心地平如砥。穷边移节驻胥台。白叟黄童笑口开。雁信朔风怀旧梦。棠阴南国护新栽。怒潮江汉奔雷电。指挥瞬息干坤奠。衣狗浮云视等闲。尊荣敝屣曾何恋。一笻一衲古稀年。霁月光风别有天。佛海汪洋无量寿。修龄宁止儗彭籛。  相似文献   
97.
从武术和武舞的历史演变论其价值功能的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武术的概念争论不休。关于武术的分类,也是越分越细,使本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令人无所适从。文章把有关“武”的内容分为武术和武舞两大系统,并指出武术与武舞从价值功能的表现形式来说是不可兼容的。武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对抗,武舞的真正魅力在于表演。武术要走向奥运,一定要抓住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只有立足在此基础上,我们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才能真正地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98.
传馨 《今传媒》2015,(2):13
主持人语: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重要舆论阵地,不断顺应我国媒体格局、舆论格局的发展变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组织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如今被政府广泛采用的微博问政为政民互动搭建了沟通的新平台,经由公民新闻的传播、舆论的引导,使虚拟的信息更加趋向于真实,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组织传播  相似文献   
99.
传馨 《今传媒》2015,(3):22
主持人语:信息化社会,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体现愈显突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式创新致使组织传播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信息传播创新模式无疑是推进组织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保障。信息社会语境下,新媒体的传播发展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趋势,从而影响了媒体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新媒体在传播学理论视阈下体现出新兴的传播特点,这就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度挖掘并分析传播新模式对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信息传播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首先提出健康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当今,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手段,致使媒介生态格局俨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新媒体逐渐重构传播格局的今天,传统媒体向互联网逐渐迁移,会带来传媒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经济新常态“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研究健康传播对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和重构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信息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组织传播的范围,这就为组织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组织传播学应着重探索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化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的有效健康传播。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互联网社交平台下健康传播的发展机遇,阐述新媒体时代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同时分析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弹幕传播的主体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把握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组织传播实现健康传播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