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45年,抗日战争空中战场已经实现了敌我优势转换,而驻芷江中美空军对日军的威胁尤为重大,这是日军发动湘西会战的重要原因。中美空军积极应战,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任务明确,战略战术安排得当,通信和陆空联络技术与方法得以改善。会战中,以芷江机场为主阵地,配合国民党地面部队,消灭前线日军,主动出击,轰炸日军后方交通要道和据点,扼制日军对芷江机场的偷袭,并承担将新六军从云南空运至芷江的任务。中美空军在掌握制空权和有利作战气象条件等因素下,对陆军的守-攻都形成了有力支持,加剧了日军后勤补给的困难,成为湘西会战的重要致胜因素。但空中优势能成为会战致胜因素,在中国对日抗战中却仅在湘西会战所见。  相似文献   
22.
<正> 不成熟的思想理论是与不发达的政治经济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是当时世界各国革命未曾遇到过的,正如列宁所说:“你们面临着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一般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革命任务如此艰巨,指导革命的理论却是形形色色,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便是形形色色“理论”中的一种。这种“二次革命论”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23.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由于江西玉山机场被破坏,加上芷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民党政府最终将对日受降地点放在芷江,但由于盟国的受降工作尚未完成、国民党政府对日受降准备工作尚未充分,加上日本侵略者投降专使地位不足以及日方的故意刁难,使得在芷江举行对日受降签字仪式条件不成熟,不得不将原计划的受降改为商谈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条件。学术界因此称此为“芷江洽降”,这有失偏颇。称“芷江受降”或“洽降”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讲的,从日本侵略者的角度而言是“洽降”,从中国方面的立场而言,是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是“受降”,因而称“芷江受降”更合适些,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更能明了芷江受降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24.
<正>(一) 要明确皖南事变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首先应该了解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原因及性质。 蒋介石联共抗日并非真心诚意,而是迫不得已,他想利用抗战之机,削弱甚至消灭共产党的力量,所以,当他实行联共抗日时,内心里就盘算着如何利用抗战之机在适当的时期削弱和消灭共产党的力量,对此,陈诚深有感触地说:“从前,我们在黄埔军校的时候,蒋委员长每次讲  相似文献   
25.
人体工学课桌椅的设计,从人体工学的原理出发,通过保持人体脊椎的自然挺直及视觉角度,自觉地保持了学习的视距,从而有效地防止近视眼的发生,也有效地防止了脊椎劳损。  相似文献   
26.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人民用各种不同形式来庆祝和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7.
<正> 杨虎城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我国著名的爱国将军。他领导的十七路军与张学良将军领导的东北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为挽救民族危机,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坚持联共抗日、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他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扭转了时局,把中国由内战推向了抗战的道路,为中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28.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人物群体是一群饱读诗书、熟习儒家经典的书生,他们生逢衰世、乱世,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打仗,因而,他们经世观的主要特点就是理学经世,将理学与经世结合起来;疏于著述和理论阐发,重践行;同时他们大多出身于农家,特别关注农业,表现出一定的农本思想.  相似文献   
29.
王夫之的"和合"思想主要有"太和"、"中和"以及"和平共处"三方面的内容.王夫之认为,"和"是自然界的常态,"太和"则是"和"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太和"之境."中和"是人们修身的最高准则,人们通过"存养省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去体验、去实践,就能达到"中和"之境.王夫之主张各民族和平共处,既反对少数民族对...  相似文献   
30.
湘西会战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战,目的是为了夺取国民党空军芷江机场,为进攻四川建立前沿阵地,同时籍以挽救孤悬于太平洋战场上日军。但是,由于国民党官兵的浴血奋战、广大湘西民众的积极支援、陆军空军的协同配合、加上国民党战略战术运用正确,击败了日军的进攻,取得湘西会战的胜利。这一胜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会战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更重要的在于它揭开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反攻的序幕,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反攻的起点,同时也为芷江受降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