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仓位控制是实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操盘策略.一般人对此没有太多的研究甚至不少散户没有意识.以至无论市场处于什么阶段都是满仓.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股票市场风险首先分为两类: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从事金融活动,或交易所在的整个市场因外部因素冲击或内部因素牵连而发生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使单个金融机构和个人不能幸免,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活跃的个股中,如果主力是当天进入那么其筹码不可抛售,盘中不用担心主力出货.新进主力特别是短线风格的主力往往是吸货就拉升,其目的和思路较容易把握.本文我们讲一种判断场内王力是否为同一个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线索是同样的手法在个股中反复上演.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上周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涨跌家数之比”与“涨幅大小”二者结合运用能更清楚了解市场整体强弱程度与深度.本文将讲述如何利用排行榜涨幅大小去评估市场强度,为自己仓位控制提供参考. 根据笔者的经验:1)上涨家数远比下跌家数多,个股整体涨幅大时可以重仓满仓操作;2)上涨家数远比下跌家数多,但个股整体涨幅偏变小时,仓位就要对应降低;3)上涨家数远比下跌家数多,个股整体涨幅较小时,应小仓位操作或空仓.个股整体涨幅由大变小是市场活跃程度下降的表现,此市况赚钱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14.
无论大市是上升还是下跌又或横盘状态,选择已形成上升趋势的个股作为操作目标,不失为一种赢面较大的操作方法. 选择上升趋势个股作为目标的好处: 1、个股形成明显上升趋势说明被市场大众看好; 2、上升趋势个股基本面良好,或者蕴涵潜在利好; 3、上升趋势个股赚钱机率高.  相似文献   
15.
“清仓”行为在股票市场中很常见,其原理与商品清仓原理相同,一般都伴随降价行为,卖出价钱调的很低甚至以亏损不计成本脱手.一般散户清仓卖出对个股股价影响有限,大户或机构清仓则对股价影响明显,因为清仓行为大都发生在销售尾段,经过前面大量卖出,大部分筹码已经兑现利润.剩余的尾货实际上已经全部是利润,可以不计成本快速出手.  相似文献   
16.
若一家公司或一个人在某领域占据大部分市场或完全垄断后,如任其所为必然会出现操纵市场的情况.事实上这些公司或个人在某领域占有一定的语权后都会谋求获得更大利益.操纵市场会给自身直接带来利益,所以这是屡禁不止的.证券市场上庄家操纵股价的案例屡见不鲜,自然也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股市中,新手与老手有很大的差别,入市前三五年是一个学习证券、金融、财务知识时期。炒股前五年,勤奋者基本上都能将这些基础知识学完,若是特别勤奋者,在此之上还可能自己有了方法总结。投资者入市五年甚至十年,如果还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交易方法,实现较稳定的赚钱模式.  相似文献   
18.
股票分析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以现掌握的可见可知的为基础,向更高和更小级别延伸拓展。看盘研究个股时,应先从宏观日K线着手,将日K线看明白才能更容易看清、看对盘面细节。个股宏观分析步骤第一步,看目标日K线一年以来走势,一些功底深厚者会研究两三年以来的走势,这是为了弄清目标股票长期变化。现在是高?是低?处于什么阶段?这些都可以参考过去表现。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年那些基本面尚可、持续大涨、价格远超价值投资范畴的品种,能够维持这一表现的原因之一就是近年量化交易资金大规模增长。数据显示,国内量化资金每日为市场贡献约1500亿元的成交额。另外,沪股通、深股通进来的资金也有大量日内T+0回转交易,每日起码有数百亿规模。  相似文献   
20.
在短短几个月里,股价翻番的超级大牛股上车者无数,而真正赚得暴利者仅是少数,因拿不住中途离场是通病。在深度分析和思考如何尽可能长时间拿住牛股这一问题上,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深度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状况指的是对该上市公司从公司架构、领军人物风格与能力、所属行业、财务状况、经营发展等等都发有深入透彻地了解。一家公司经营能保持长时间健康地高速发展,其内在价值一定会被二级市场发掘出来。股价也肯定会反映出与自身价值相对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