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课程论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论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两者内涵与研究的范畴不同,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研究前者必然延伸到后者,分析后者必然追溯到前者。有关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伴随人类知识体系的发展演进,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色与侧重点,寻求二者的融容与整合成为当前的普遍认识。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特殊性与历史因素有关,现阶段课程问题的研究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教育就是要教人以术,育人以德,课程作为实现教育抱负的手段,也应该具有知识、方法和文化三种价值。然而,从教育现状来看,作为“文化场”的语文课程却面临着各种挑战:缺乏伦理性的教学观、轻思维生成的浅学习、淡化体验感的“假”实践,致使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诉求和价值意义难以实现。为克服语文课程文化危机,回归语文课程文化,教师必须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以一种合乎伦理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文化共生”的教学环境中,带给学生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获得“文化理解”,从而实现文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写作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走上了改革探索的道路.改革要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出发,弄清写作教学的命名、内涵及意义,明白写作的规矩,区分学生写作与应用写作、文学创作的异同,明确教师写作的重要性,正确使用模仿以及恰当地处理学生的习作.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思考清楚,有助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走上正确的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不善、资金不足,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师资力量薄弱等不利因素,因此,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我国民办教育的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随着社会向纵深发展.口语交际作为社会交际最基本最便捷的形态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语交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高社会化、高效益化、高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口语交际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将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总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把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然而.现实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即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仍被边缘化。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要增加大量的知识储备,采用实践法、模仿法、切块法、作业法等撰写方法,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并掌握论文发表的途径,增加论文发表的命中率,提升论文发表的档次。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的,而新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特定的原因的。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国外母语课程改革以及语文教育自身的矛盾运动等新形势,探讨语文教育新理念提出的背景,对于重构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语特级教师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的“情感派”,善于运用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在活泼、热烈的氛围中,思想情感得到陶冶,语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今天,重新解读语文新课标,梳理出语文课程的六大特点:凸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注重语文学科综合性,把握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强调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遵循汉语、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发挥语文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祥芹先生继续和发扬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学思想,在文章阅读学、文章写作学和文章教育学等方面有着新的突破和创新,并用于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推动了语文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