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4,(24):51-51
正这是一节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数学课。教师首先呈现了有关学生近视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这是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接着,教师又出示了学生近视情况的折线统计图,问道:"校医还把同学们的近视情况画成了这样的统计图,你认识吗?叫什么统计图?"一位男生站起,朗声答道:"折形统计图!""嗯,这是你的想法。"教师有些意外,同时期待地望向了其他学生:"还有谁想说?"第二位学生回答:"折线统计图。""没错,这是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  相似文献   
12.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2,(32):35-36,51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促进理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地理解了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呢?本文拟通过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15.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的目标追求——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实现教师的知识、经验、智慧与学生灿烂的生命活力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背景每一位老师都知道,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的高低。因此,设计一份好的教学方案带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我们的追求。然而,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常常考虑的是"我"如何教,而忽略了教与学的另一面——"学生"如何"学",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方案的适宜性。从最终目的来看,教学设计是用来干什么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0,(10):49-49
上面两节课,关注的重点都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农村学校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这一教学目的。分析起来,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各具匠心之处,同时也反映出了当前农村学校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