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从经济不发达城市涌向经济发达城市。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流动人口涌入最多的城市,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学校改进研究需要把学校改进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区分学校改进和学校改革、学校改变,避免学校出现有改革、改变而无改进、提高的现象。通过对中外学校改进研究四十年历程的回顾,揭示的逻辑是:学校改进要以满足全体国民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为动力、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以法制和证据为依据、以育人模式和办学体制为内容、以学校为基地、以提高学校...  相似文献   
13.
胡定荣 《教育学报》2007,3(1):31-36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162名中小学教师对评价一堂好课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得到部分体现;教师理想的评价标准和现实的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距;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学段、学科、性别、年龄对教师的评课标准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第3版、第4版内容的比较发现,美国教学研究:主题相对稳定,突出了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理论基础发生位移和不断拓宽;质性研究方法地位突出,定量和质性方法的结合成为趋势;学科教学研究地位突出;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更加突出多元性;教师和教的研究突出了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突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和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定荣 《教师教育研究》2003,15(1):38-41,48
教师专业的标准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 ,教师专业标准具有特殊性、时代性、文化性 ,认识到这一点是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努力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味弃旧图新,割裂新旧联系的现象,以致一些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是新的,但是难以操作;新课程理念是好的,但难以  相似文献   
17.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78~2007年发表在教育核心期刊上,题名为教学目标的论文的数量、质量、研究目的、理论基础、主题0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体进行定量分析,旨在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教学论学科的进展.结果表明:(1)研究文献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发表在有影响的教育刊物上的较少;(2)研究的目的偏重应用,忽视理论研究;(3)研究的理论自觉化和本土化程度较低;(4)研究的主题过于集中;(5)研究的方法以经验总结、文献述评和理论思辨为主,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亟待提高;(6)研究的主体以一线教师为主,专业化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正>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突出了教学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教材使用的主体,教材要实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考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的心理建设问题。当前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存在自主使用教材的主体动力、主体能力和主体效能缺失问题。基于自主学习理论,这些心理缺失问题源于学生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尚未建立,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缺乏自我目标设定、学习策略指引和有效反馈激励。要使学生成为教材使用的主体,教师应对学生教材使用的完整心理活动进行指引,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反馈练习,提升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的主体动力、能力和效能,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化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化生活和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是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品格的过程,是学校化的传承和开拓。学校化体现了学校的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校风学风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师生员工之中,虽然看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