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1.
正近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译林出版社与英国查思出版有限公司在2018年伦敦书展上举行了《我的七爸周恩来》英文版首发仪式,该书作者周尔鎏之女周蓉等出席活动。《我的七爸周恩来》是一部真实反映当代中国领导人工作和生活的人物传记。作者周尔鎏是周恩来总理的堂侄,曾任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参赞、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我的七爸周恩来》是周  相似文献   
12.
陈忠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小说《白鹿原》因获得茅盾文学奖而蜚声文坛,迄今为止,《白鹿原》累积销量超过100万册,被认为是当代小说的经典作品。前不久《白鹿原》又推出了评点本,评点《白鹿原》的文学批评家雷达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了这次评点的内容。雷达表示:“我于十余年后重读《白鹿原》,依然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3.
英国科幻大师克拉克爵士4月去世,以他命名的英国科幻小说最高奖依然继续。今年的克拉克奖给了一名主流之外的英国新秀理查德·摩根。英国科幻新秀理查德·摩根以他的《黑人》获奖。书里讲述了一名受过基因逆转的黑人寻找一名连环杀手的故事。作者担忧人类的转基因技术可能最终会带来危险、暴力的未来。克拉克奖于1987年成立,由《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科幻大师克拉克爵士出资成立,奖金为1000英镑,是英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4.
展现上海新时期三十年“文学巅峰”的大型文学丛书“白玉兰文学丛书”日前由东方出皈中心推出,担纲丛书主编的王安忆,在序言中首度自评其入选代表作《长恨歌》的三部曲写怍。在序言中,她这样写道,“本人写于一九九五年的长篇《长恨歌》,可说迎头赶上风潮,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冰心散文奖2008年9月10日在西安颁奖,迟子建等70余位作家作品分获不同奖项。“冰心散文奖”自第一届起,便有不少“大腕”摘奖。比如,第一届的获奖者中,有如今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第二届获奖者中,则有现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今年44岁的迟子建是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迟子建与散文的“渊源”很深,她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的获奖作品——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当时就有评委这样评价说:“表面上看像散文。”可见迟子建的散文探索一直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王蒙的新著《不奴隶,毋宁死?——王蒙谈红说事》日前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王蒙对《红楼梦》的最新解读,王蒙表示,该书名是在自己的坚持下决定的,并声称“不奴隶,毋宁死”这种人性奇观是自己读《红楼梦》的一大发现,而书中的诸多见解也大作惊人之语,比如怀疑曹雪芹的性取向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温州举办的“当代中国文学高峰论坛”上,作家范小青讲了两个她所经历的真实故事。今年初,在南方各地发生罕见冰雪灾害的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范小青接到一个邀请,到苏州一个镇上参加当地文学社活动。艰难的路程,让她迟到了。然而,到了目的地以后,她吃惊地发现,会场上热气腾腾,30几位镇上的文学爱好者来了,他们中有派出所的,有银行的,有当地农民,还有外地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茅盾文学奖尘埃落定,女作家迟子建凭借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捧得大奖。日前,她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上侃侃而谈,言谈笑语之中,她透露了自己对于文学和时代等问题的诸多看法。在谈到关于后辈作家的写作现状时,迟子建说:“在我和格非聊天的时候谈过,其实我们这一批60年代的对于比我们年轻的70年代、80年代的作家寄予很高的期望,当然这种期望并非居高临下或者倚老卖老,因为我觉得他们身上的锐气或是勇气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
展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从22岁开始写小说至今50年文学生涯《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一书日前推出中文版。中国作协主席、作家铁凝为该书中文版作序。“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据她回忆,她对大江先生的好感源于“第一面”:2000年初秋,来华访问的大江,面对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设午宴,建议与会者用盒饭,称这样既简朴又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20.
著名法国作家大仲马生前撰写的最后一部作品《最后的骑士》日前第一次在英国出版。这部750页的史诗巨著横跨拿破仑战争始末,将战争、阴谋、复仇、爱情等经典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大仲马文学一贯的浪漫英雄主义气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下午,法国学者克洛德·肖普在巴黎一家昏暗的档案馆里无意间发现了一封大仲马写给《环球箴言报》编辑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写“一个以埃克托尔·德·圣埃尔米娜为题的四到六卷的小说”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