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舒继青 《教学月刊》2002,(12):20-22
问题的提出。就授鱼与授渔来讲,授渔是根本;就知识与能力而言,能力是归宿;就教与不教这对矛盾的统一体来分析,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一现代教学的理念应该说已被广大化学青年教师所接受,但如何把理念转化为行动、如何使理念在教学中尽快产生效益,需要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载体。  相似文献   
2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可以说,“问题发现”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问题发现”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加以引导与培养呢?本文从这一视角阐述了笔者的一些观点。一、学生学习中“问题发现”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证实,问题是思维意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例如:电子的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