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加拿大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历史悠久,内容广泛,特点鲜明:辅导目标的发展性和预防性,辅导理念的渗透型,教育资源的整合性,辅导人员的专业性,问题矫治的深入性,朋辈之间的互助性,多元文化的契合性等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和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2.
考察高中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运用问卷法对204名高中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较高,家庭—工作冲突程度较低,工作—家庭冲突的程度显著高于家庭-工作冲突。(2)高中男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女教师,担任职务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未担任职务的教师,周工作时间40小时以上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周工作时间40小时及以下的教师。(3)高中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与一般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3.
针对岩心钻探工程用电安全问题,提出了隐患排查内容、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和用电安全管理的措施,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4.
战后日本家庭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战前后日本家庭教育的历史特征作了简要回顾,从家庭教育观念、内容、提高家庭教育力的措施等几方面阐述了当代日本家庭教育的主要特色,从中得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5.
我们都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但很少有人关心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幸福的。现在的教育围绕着应付考试而转,为了升学,学生们有做不完的作业,学习量很大;将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发展及成长联系在一块,又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中小学生不堪重负。这给他们的身体、智力、情绪、人格、行为都带  相似文献   
26.
《古诗十九首》诸诗之间,在用词和造意上存在某种关联,《青青陵上柏》与《今日良宴会》、《驱车上东门》与《去者日以疏》是其中显著的代表.本文分别分析了这两组诗相互之间存在的关联,借以证明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7.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新农村建设要求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引入并发展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新产业,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服务业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性产业,在农村这个有待开发的市场的潜力不言而喻.而服务业在农村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8.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就目前来看,自古就被誉为“中国粮仓”的河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促进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扩大资源的有效供给,增强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在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为实现农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也通过对“三色农业”的构想并延伸到农业循环经济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29.
根据压缩坐标形成视图和恢复坐标构成立体的原理,利用3Dmax软件的缩放功能可实现三维的空间主体和二维的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本文介绍了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一些转换的技巧,通过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转换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0.
高职教育应注重职业化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鸣 《教育探索》2000,(11):78-79
一、职业化人格的界定  所谓职业化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与发展社会职业肯定的过程中,由于将职业规范加以自我内化,所逐步形成的一定的人格模式。高职教育中的职业化人格是一种准职业人格。因为,在校受教育者还没有完全彻底地进入社会职业的生存状态,仍处于“书生意气”向“社会职业人”的过渡时期,他们担当的社会角色,仍保持着一种社会职业的“预演进行状”,实质上是由一种“非独立人 (学生 )”向“独立人 (社会工作者 )”不断转化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化”的过程中,重在其人格之中熔铸更多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