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创新情境要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62.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受到复杂环境及个体的交互作用 ,出现了一些问题生。本文着重阐述了其心理特点 ,并提出了一些矫正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3.
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不适应性"问题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在学校的内部关系方面,还是在学校的外部关系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学校内部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强调“德育要为智育服务”,从而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只重视对智育起作用的那部分德育功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从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这一目的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相适应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4.
课堂质疑一般特指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也包括班集体)提出问题。质疑行为中的教师与传统的问答行为中的教师,在行动角色的位序上恰好相反:质疑是生→师(生)→生的顺序。而传统问答是师→生→师(生)的顺序。  相似文献   
65.
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习策略在学生知识获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中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功能。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素质形成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形成,以期在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良好的发展中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6.
在中国语文教育科学化的百年探索进程中,语文课堂表现出浓厚的理智性、确定性、逻辑性、操作性,体现了科学精神,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的主要表征。语文教育正在告别混沌和蒙昧,走向明确和清晰。  相似文献   
67.
本文简要呈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四种认知失衡现象,并对此进行了反思和矫正。  相似文献   
68.
中小学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构建教学图式;实践与反思;创造性解决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列举了一些可供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视点与途径,为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着重解决第三阶段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9.
语文课堂中的信息资源具有产生的随机与普遍,水平参差、向度迥异、价值各异,可资利用的宽容度大、效度广的特点,这为语文课堂中的所有教师和全体学生提供了使用、加工资源的空间。为此提出语文课堂信息的资源开发策略:辨识资源价值,合宜利用;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融入教学过程,总体把握处理;衍生课程与教学的新质,不拘一课一时。  相似文献   
70.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课改的关键环节,文章对影响新课改的传统课堂教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新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