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以及两个底角分别相等,所以在解答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常常出现由一个条件推出两个不同结论的现象,即所谓的一题两(双)解.因此同学们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必须小心,双解现象一般在以下情况中m现:  相似文献   
12.
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定理,它主要是用于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其逆定理则是用于判定一个三角形中的某一个角是直角.由此看来,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在应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却有不少的几何问题必须应用两者“联手”来解决,现略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14.
求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题型,在初中几何证明题中并不少见,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证明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以供参考. 一、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证明即只须证明两条直线的一个交角是直角即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讲的“参数的取值”指的是在不等 式或不等式组中,除未知数外的字母为满足不 等式(组)成立而所取的准确数或值的范围. 要学会解这类题,必须清楚地明确以下两个问 题.(1)不等式的主要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 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 的方向改变.(2)不等式组的四种解集情况(a 相似文献   
16.
关于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是初中代数应用题中的重要部分.其方程的列法,笔者认为除了认识路程(s)、速度(v)和时间(t)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外,最重要的是会找出题目中这三个方面各自的相等关系.下面举例谈谈. 1.追及问题例1 (湖南长沙市2001年中考题)某校学生到离校15千米的山上植树,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他们先行2/3小时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如果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求自行车、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7.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以及两个底角都相等,所以在解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时常常出现由一个条件推出两个不同的结论现象,即所谓的一题两解.因此大家在解此类问题时,必须小心.双解现象一般在以下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8.
在几何计算题中,常遇到求一些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或者是求几个部分图形面积之和的问题.要求这些面积,采用直接求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设法通过利用图形中面积相等的部分进行替代,把所要求的图形面积用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有趣的数学问题与有理数的乘方相关.而其解法很值得学习和研究:1.利用幂的相等关系求未知数例1若3x=81,则x=;若x6=64,则x=.解因为81=34所以3x=81可写成3x=34,x=4;因为64=26,所以x6=64可写成x6=26,x=±2.2.应用乘方定义求值例2求77 77 77 77 77 77 77的值.解77 77 77 77 7  相似文献   
20.
有一类应用题,涉及的未知数多于可列的方程数,其解法介绍如下: 一、巧设元 1.用多项式表示要求的量 例1 一个人先沿水平道路前进,继而爬到山顶,又沿 原路返回到出发点,共用5小时,已知此人在平路每小时走4 千米,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时走6千米,求此人所 走的全程长是多少千米? 分析 题中涉及的未知量较多,可以抓住路程来设未知 数,因为平路与上山路和的2倍即全程,设其为未知数即可. 解 设平路为x千米,上山路为y千米,则全程为 2(x+y)千米,依题意,得 x 4+y3+y6+x4=5,化简得x+y=10, 所以2(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