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对比实验法,在跳高教学中进行“三段疲劳消除法”的对比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三段疲劳消除法”的实验组比只进行常规教学的对照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其优越的结构性能已成为大跨、重载、高层及超高层结构的首选形式。而我国较多高等院校将组合结构作为选修课程纳入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导致本科生对组合结构基础理论的掌握不够全面,难以适应当前"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重大工程的建设需求。本研究采取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将其与其他专业课程体系融合、与课外实践环节相结合三项措施,逐步完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教学模式,以期提升本科生在组合结构方面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3.
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密不透气的文字描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直观的图片新闻.这就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不依赖文字或以文字作辅助的情况下,通过多幅、成组的画面,集中阐述一个主题.那么,如何用图片来讲故事就成为摄影记者必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4.
中熟中粳糯新品种盐糯12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糯12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糯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株高95cm,千粒重26g,分蘖性强,穗大粒多,对稻瘟病田间抗性较强,尤其中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审请品种权保护,公告号为CNA001692E。  相似文献   
105.
董军 《文教资料》2020,(4):50-51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正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改革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要求。本文以边疆高校为对象,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剖示融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6.
将浓、稀硝酸与铜反应、氮氧化物的性质实验整合在一套密封装置中分别连续进行,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相对快慢与产物种类、氮氧化物相互转化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的多个定性及定量实验,并用常用仪器搭建装置,实现了装置简单、操作易行、现象鲜明、定性定量、绿色环保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107.
溺死,是机械性窒息的一种常见的死亡方式,其法医学鉴定,是法医学鉴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医学鉴定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分析判断案情,排除犯罪嫌疑人,认定罪犯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关乎着人的生杀予夺,其性质严重,故须结合案情和现场勘查等情况相互印证,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得出可靠结论.  相似文献   
108.
生日随感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亲爱的读者,当您读到这一期杂志时,我们《中国民办教育》杂志就已过了一岁生日了。2003年6月10日创刊。到今天我们已完成了《中国民办教育,传媒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12期杂志如期呈献在读者面前。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短短的365天还不足启齿。但这一年我们却感经历了许多许多。  相似文献   
109.
朦胧诗派如一场飓风惊醒了八十年代初破败的中国诗坛。舒婷以其满蓄女性意识的诗歌,洋溢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给人们送来了精神的给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国诗歌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朦胧诗派受到了新生代的疯狂冲击舒婷也不得不做出顺应时代的新调整。在不断成熟的生命历程中,舒婷的诗风发生了悄然变化。本文把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致橡树》和新近作品《天职》进行分析比较,从修辞策略的角度探寻诗人前后诗风的变化并从中窥视新时期新诗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