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作为汉文化的一种载体和交流工具更是独具魅力,并且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和媒介正式进驻我国,如今网络已遍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全球对互联网的关注程度高达85%,全球每月在互联网上传送的电子邮件达10亿封,每天在网上交换的信息量达万亿比特,这充分表明了人类生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探寻文艺本体的两条不同发展道路,指出西方文论对文艺本体探索正在走向虚无。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以其选文的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占据着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可事实上,中国语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文本的丰富性和多向性,能从一篇文章中解读出多种意义。可喜的是,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教材改革中,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为首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已经开始探讨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合理性和多向性,探讨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意义丰富性,并有了诸多思考。从本期开始,为了拓展读者的视野,我们将对中学语文教材选文进行多向解读。本栏目也欢迎广大读者投稿,一经采用,即付高额稿酬。  相似文献   
14.
文艺理论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提出不同的看法。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建设中的“体用”思维方式和艺术哲学的理论建构方法之弊病,指出欲使“当代形态”的建构具有“当代性”,理论必须具有能显示矛盾对立和自我扬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态,如何认识这种语话的生成?本文主要从诗话的个体“闲谈”方式入手,揭示其内在所包含的多种对话形式,进而指出这种闲谈、对话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因素,即儒、释、道三者间的文化对话、互补、融合构成了中国诗学话语的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读与学本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情感的存在方式问题,始终是审美阅读理论难以把握的难点。从现象学角度对这两方面作出存在论的描述,以期为审美过程的体验和诗性把握提供理论上的说明,审美阅读绝不仅是理解、提取作品意义的一个环节,而是学本身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逻辑承关系的问题,从作品、读者和阅读行为三方面阐释现象学美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科学的文艺学与文学的文艺学之分。但从整个文艺学的知识构成来看,它一方面不可能成为达到完全认识“文学”的科学;另一方面还导致知识与文学创造能力的分离,因此文艺学不能成为“学”,而应通过“审美意象”的体悟,茨得文学的本体存在——诗性。体悟文学(不是学文学)是茨得诗性、拥有文学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