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异质文化身份的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华文文学中,表现身处异域的华人在确定自己身份时的困惑,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结合白先勇的短篇小说<安乐乡的一日>,探讨美国华人应当如何去确立自己华裔族群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2.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常有人这样评价一节课:课堂结构工整,教学语言规范,严格按照教案执行教学……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工整刻板,文丝不乱,课堂的面目总是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那么,课堂的活力何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创造和灵性如何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13.
在小说《支那崽》、《荣誉与责任》中,美国华裔作家李健孙通过辛成功、丁国凡和丁凯三个华人男性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华人男子的睿智、悲怆和勇猛,从而打破了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于华裔男性的种族化表征体系,进而颠覆了以往的有关华人男子刻板印象,有利于华裔男性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4.
正语言像一丛花,句子的结构像花丛中的枝条,单词就像枝条上的叶子,如果一丛花从发芽就不断落叶,这丛花肯定不能竞相开放。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就得坚持它的整体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易忘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词汇教学的整体教学呢?一、音不离词形和声一起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发音,也要教它的拼音形式,看它是否符合拼读规则,注意是否与其他词音同形不同、形同音不同,这些词是否有反义词,它的词干是什么,词根是什么,词性  相似文献   
115.
短篇小说《生日》在叙事手法上别具一格,它将华裔主人公的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一个个片段勾勒出华裔男青年与白人女性之间多舛的跨种族恋情.小说重点突出了华裔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折射出华裔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化处境以及他们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6.
蒋维 《四川教育》2023,(20):31-33+50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在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灵慧众享,言意共生”的教学主张,倡导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展现出的生命灵性,开展多主体的对话,推陈出新,化虚为实,成就师生教学相长、美美与共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