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学生是吾师     
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个老师当得很得体,教育学生很有一套,同行称道,学生信服,家长赞许。可今天我才意识到,有时学生让我更懂得教育的艺术,学生比我更像“老师”。  相似文献   
42.
走进去     
深爱着45个孩子,又被45个孩子深爱着,那种感觉是幸福的、美妙的。所有的喜悦、满足、信赖和情趣都源自我“走进去”了。走进孩子们中间,那是个缤纷的天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是个精彩的世界。我融入其中,陶醉其中。一留了8年的长发,犹豫再三,终于狠下决心,走进美发厅把它剪了。“喀嚓”一声,随之涌起心痛的感觉正在我惋惜之时,有两个孩子隔着玻璃窗看见了我。我朝她们挥了挥手,两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进来了。“哎呀!蒋老师的长辫子剪了!”一个先发现了我的变化,跺着脚叫了起来。“蒋老师,你为什么要剪掉呀?留着多漂亮!”…  相似文献   
43.
蒋静雅 《四川教育》2005,(10):30-30
《卜算子·咏梅》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词。教学这首词,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受到美的熏陶。【案例】片段一:师:如果让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心中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你会怎么做?生:我想把梅花画下来。生:我要去搜集一些赞美梅花的古诗来读一读。生:我要为梅花写一首诗。生:我要上网查找梅花的图片。生:我要为梅花编一首歌。……师:太好了!那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完成这项作业。(学生欣喜地议论纷纷)片段二:师: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知大家完成得怎么样了?(做好了!做好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并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生:…  相似文献   
44.
蒋静雅 《师道》2003,(5):31-31
这堂语文课,学生们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积极主动。好动的专心了,懒散的认真了,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愉悦氛围。尤其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一向文静害羞的陈一凡一次次自信地高高举起小手。下课了,我把陈一凡叫到身边,准备好好鼓励一番:“今天上课,你表现得太棒了!真是……”没等我讲完,她急忙喜滋滋地说:“我觉得这节课挺好玩的!”听一凡这么一说,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这堂“好玩”的语文课来。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好玩”:练习——改正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这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个重点。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修改病句,经验告诉我…  相似文献   
45.
曾经,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鲜活的现实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为此,我追求品德教学三个“多一点”,以此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品德教学的有效和长效。  相似文献   
46.
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追寻的教学目标和倾心缔造的一个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47.
案例: `今天学习新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当我认认真真地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一个灵感让我改变了主意,改变了原先设计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48.
蒋静雅 《班主任》2006,(6):33-33
充满诗意的生活是灿烂的,充满诗意的教育是和谐的.教师心怀诗意地走进课堂,"敌意"可以化为友谊,矛盾可以转化为和谐.  相似文献   
49.
胜负皆如意     
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学生朗读起来有一定困难。课文篇幅较长,语句也复杂,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我留了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可是交流的结果还是不理想。学生读起来疙疙瘩瘩,或添或漏;断断续续,或破或缺。勉勉强强一遍读下来,学生有气无力,他们皱着的眉头告诉我———心里畏难了。我给学生找个借口,让他们不因困难而泄气,告诉他们别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是课文的难度,给学生设了个台阶,让他们歇一歇,满怀期待地等待他们拾级而上。“蒋老师也不一定能读得好。要不这样吧,蒋老师跟大家来比一比。”我分明看到学生扬了扬脸,挺了挺…  相似文献   
5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开放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哨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值得我们深思。其实,有效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即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堂有“六忌”:一忌“虚”有位特级教师为了上科学课《螺壳》,特地买来十吨沙子搬进教室。我就想,课前得动用多少人去搬运,花费多少财力物力。课后,又需要请多少人去“清场”!换上一个普通教师,即使有如此美好的愿望,也没这个能耐去实现,在羡慕之余又有些无可奈何。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