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1998年2月27日至3月2日,在全国人民满怀深情隆重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由天津市政府和南开大学联合发起和主办的第二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的周恩来研究专家、学者及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瑞士、新加坡等二十几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向大会提交论文160余篇,专著多部.这次大会规模之大、层次之高、讨论问题之广泛和深入,都远远超过了上届.大会的胜利召开,将周恩来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2.
1998年8月31日凌晨3时35分,我们尊敬的师长、《历史教学》月刊的先驱——程秀编审,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5岁.噩耗传来,举社同悲.程秀老师的名字是和《历史教学》月刊连在一起的,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党的宣传出版事业,特别是为《历史教学》的成长壮大,并使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史学刊物,做出了开拓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教学》的先驱.他的不幸逝世,是《历史教学》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23.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同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爱国运动,但它们之间又有对立的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对立的原因,对于客观评价这两场爱国运动、全面认识中国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4.
纪念太平军北伐13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15日至19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举行.这是在北方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太平天国史学讨论会.大会由河北省、天津、北京市历史学会联合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一百多位史学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并向大会提交论文51篇.  相似文献   
25.
从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发,结合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相关理论,指出新《规定》颁布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人性化的现状,并在贯彻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6.
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由博士生导师罗承选教授等共同撰写。  相似文献   
27.
“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概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明确其性质、功能的定位。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面向高校各类专业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核心性课程,应当着眼于文化知识的认知、文化情情的熏陶、文化价值的衡判和文化生活的创造,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该课的人文内涵与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28.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把部分官办工业“招商承办”(以下简称“官厂商办”),这在一个有着悠久封建中央集权历史和“重农轻商”传统的国家里,是特别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本文拟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9.
纵观近几年大学语义教学,人们在有关大学语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基本问题上认识尚不够一致,做法也不一样。这种局面已经影响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高校公共基础课的生存与发展,难以提高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水平。一、关于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多年来,对此一fI:众说纷坛。其实,只要人们弄清什么是小学语又、小学讲义,人学语义的性质也就不占自明厂。'fi在1950年6川出版的《初小语义》编辑人意中,权威j\l:即指出:'"说出来是比广,写出来是文章。义拜依据治,"i,V引和'义'足分十斤的。讲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和…  相似文献   
30.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高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提高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使命的认识,准确把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要求,着力从课程建设、文化活动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探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