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墨梅》这首题画诗,将诗与画融为一体。如何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这就必须关注到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古诗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因其离儿童生活的时代较为遥远.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其文化的视角.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对话,寻语文的情调与性灵.更要从儿...  相似文献   
32.
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向自我开放的课程尤其令我们关注,它意味着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它意味着人性的回归,人的情感、品质、人格、知识等不再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人的尊严、价值、自我意义、个性将得到张扬。一、说中见个性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阐释;不同的读者与同一作品对话,也有不同的收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不是由教师从课文中提取出来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作为读者去发现与创造,这种发现与创造谁也不能…  相似文献   
33.
教师生命的闪光莫过于站在课堂上面对着几十双眼睛的时刻。每天,我总是带着微笑,期待着惊喜,走进课堂。“哇噻,你的头发卷了”。“今天你穿了旗袍,真美呀!”“怎么扎了两只小辫?哈哈,你成了我们的小妹妹了!”我的每一个小小变化都逃不过学生敏锐的眼睛,他们是我最好的喝采者。与他们同悲欢,共游  相似文献   
34.
35.
每逢期末复习,总看到学生低头做着一张张复习试卷,教师忙碌地批改着一张张试卷,学生很累,教师也很累。天已黑,教室里的灯依然一盏盏地亮着。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天经地义这么成长着。一张试卷论“英雄”,期末考试考完,考得好的孩子自然春风得意,考砸的学生却显得灰溜溜的。这次参加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一年级语文游乐园活动,我改变了对考试的看法。上海一年级学生取消大考,他们组织一年级每个小朋友参加“尖耳朵、亮眼睛”“猜字谜”“对答如流”“逛词语超市”“词语、拼音关”“才艺大展示”“我会说”七项活动,七项活动分别放在…  相似文献   
36.
笔者听了六七位教师执教《林海》一课 ,觉得一则板书颇有新意。在简笔画的基础上 ,教师如下板书 :亲切  舒服亲切   舒服亲切    舒服师 :课文学完了 ,你们看着板书 ,有什么发现 ?生 :“亲切、舒服”四个字为什么越写越大 ?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领悟了吗 ?生“亲切、舒服”越写越大 ,是作者的感受一次比一次深。生 :作者老舍先生刚走进大兴安岭 ,第一次听到这悦耳的名字 ,心中感到亲切、舒服。走进大兴安岭 ,看到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 ,心中更加感到亲切、舒服。看到人与山融为一体 ,感受到大兴安岭具有兴国安邦的作用 ,作者对大…  相似文献   
37.
(接上期)2.于平静处掀波澜——深刻的学生思维锤炼目前,较多语文老师对课堂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如何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提高每一个学生课堂思维的有效度,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薛老师在《桃花心木》一课中,做了最好的诠释。薛老师精读文本,于文本的平静处掀起波澜,采取辩论的方法,让学生不断驳倒教师的观点,道  相似文献   
38.
我有幸两次聆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真是感慨万千。于老师的课弥散着强烈的语文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散发出深深的母语情结、浓浓的民族味道。  相似文献   
39.
<正>影响学校教师成长的因素有许多,诸如地域历史、经济基础、学校文化、名特优教师数量、教师成长氛围等。如何让学校教师平等分享成长机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一、理念先行,发展机遇平等实现教育的公正与公平,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发展。教师平等分享成长机遇,理念先行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展每一个教师,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可能欣欣向荣、蓬蓬勃勃,走向创新,走向理想。每一  相似文献   
40.
阅读教学显示独特魅力离不开互动。互动,即:相互激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建构。立足整体的预设互动和无法预约的生成互动,让阅读教学生动起来,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