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双语学习的《阅读》杂志自2005年1月面世以来,读者好评如潮。探究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刊物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是教学生学语文、学英语.又是教学生学做人,成材与成人融为一体;二是突出了实用性,注重学科间的有机整合与渗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打开《阅读》都觉得有用、适用;三是强调了趣味性,以轻松阅读和快乐阅读为刊物的主旋律。本期我们选编了一组教师的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2.
我常常这样想:假如走进我们学校的有爱迪生、法布尔、华罗庚,走出去的是否就有未来的发明家、生物学家、数学家?我们试图努力创造最优质的教育,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我们的孩子却往往感受不到这样的教育幸福,体会不到课堂的魅力,总想冲出学校、逃离课堂。对此,陶行知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千万不要把你的爱迪生逼跑了,  相似文献   
103.
设计理念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感受,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设计特色在复述、体验、理解、运用“蜘蛛织网”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板块一:倾听与复述教师讲述“蜘蛛织网”的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记。然后组织学生复述这个简短的故事,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进行点拨、鼓励:一次不熟练,再来第二次;两次不熟练,还有第三次……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体会?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拨:蜘蛛…  相似文献   
104.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活内容,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主要的生活场景。校园生活质量是关乎师生生命意义、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重要标识。校园生活质量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衡量:快乐与进步。快乐是指身心愉悦的程度,意味着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由、舒适,身心健康舒展;进步指身心发展的程度,意味着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获得了具体的长进、得到了实质的成长,从而有一种精神的充实感、生命的成就感、生活的幸福感。只有快乐而无进步抑或只有进步而无快乐,都不是高质量的校园生活,因而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教育幸福。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正一、词串朗读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生:(齐读第一组)撞灯绳俯下头偏过脸啄手指师: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什么?生:我联想到了小鸟像孩子一样顽皮、淘气,惹人喜爱。生:(齐读第二组)扭动挤开钻进去师:作者用这一连串的动词,描述什么?生:描述了小珍珠鸟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回到鸟笼里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8.
记忆     
<正>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走进了盛泽实验小学,播下了一颗教育的种子,学校所开展的"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课题研究,使这所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乡镇学校,走上了素质教育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走出了"智慧教育"的文化办学特色,汇聚成了"知人自知"的核心价值观,演绎出了"自由精神、解放旨趣、实践变革"的基本内涵,生成了"让教师更专业,让学生更聪慧"的教学愿景……  相似文献   
109.
记忆     
<正>这张珍贵的照片摄于2007年12月30日,适逢恩师庄杏珍老师八十大寿暨从教六十周年。在学校教师们的帮助下,我整理了庄老师从教以来的照片,记录了她口述的教育故事,印制了这本美丽的画册——《杏坛珍雨》,谨以表达对恩师的无限感激。在后记中,我写下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与美德,而您给了我们智慧与品格。您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而根则永远留在语文的大地上,扎在教育的土壤里。"  相似文献   
110.
阅读教育家     
正主持人语苏格拉底、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卢梭等一个个伟大的名字,辉映在寥廓的教育星空。教育家的伟大,在于他的思想光辉穿透了岁月的年轮,烛照在后世的教育大地上,激励着今天的教育者沿着历史的足迹,开创新的教育航程。"阅读教育家,书写教育史,成为教育家。"这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赋予培养对象的历史使命。三年来,第二批培养对象中的小学校长们在导师的引领下,自觉将"阅读教育家"作为每天的"必修课"。重温了教育家们的思想旅程,惊叹于他们如宗教般的教育情怀,惊叹于他们继往开来的教育实践,惊叹于他们深刻透彻的教育哲思。于是,我们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