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正在彻底改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观,而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前导作用。农村学校必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推进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2.
李琼  袁丽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1):90-92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与社会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北京师范大学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于2006年5月3日至6日在伦敦联合主办了"适应不断变化环境中的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国内大学与海外合作伙伴首次在国外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惠蒂(Whitty)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并做主题发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的30多个国家的18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大会主题演讲、分会研讨等形式,围绕教师教育的政策与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与知识基础,教师自主发展与专业学习等多项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3.
袁丽 《江西教育》2022,(14):32-35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是叶圣陶教学思想的精髓.1916年,在上海尚公小学任教的叶先生便初步萌发了这一理念,历经百年发展与沉淀,这一思想显得更加鲜活,它直抵教学的核心,愈发闪耀其真理的光芒.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对我国教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框架进行探索性建构。该框架以拔尖创新人才核心素养为逻辑起点,以国际上关于资优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理念为借鉴,以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三维说”作为一级指标的建构依据。通过三轮德尔菲法对三个级别指标进行意见征询,综合吸纳12位专家意见,建构起以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专业精神素养为一级指标,并包括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中国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框架,各素养指标之间呈现出互依共生性、权重均衡性与发展协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就“课程教学——嵌入式实践——主题拓展”三个方面提出针对师范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的培养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简阳市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的现状和需求,有效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教研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研究采用自编的《简阳市心育现状调查问卷》对263名心育专兼职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心育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心育影响不能辐射到大多数学校、师生.因此有必要借助区域力量,自上而下建立系统...  相似文献   
56.
袁丽 《湖北档案》2023,(12):13-15
<正>三峡工程是迄今人类治水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百年风雨,世纪梦圆。作为治理长江水患的关键性核心工程,它承载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书写了党带领人民实现大国治水的人间奇迹。根治长江水患千年祈盼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经湖北1062公里,占干流总长的1/6以上。但她也是一条桀骜不驯、洪灾频发的河流。据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57.
《茶之书》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59.
袁丽 《中国教师》2024,(3):6-10
食育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面向。本研究认为食育的内涵包括了指向达成身体健康和指向完满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学校食育文化有着对中国传统食育文化的内涵延续,包括尊重劳动的价值、重视礼仪和道德的养成以及追求审美与创新,也有来自对他国食育文化的借鉴。学校食育文化建设的维度应包括食育精神、食育物质、食育制度和食育行为。从食育文化建设的工作要义来看,可以分为学校管理者工作层面、班主任工作层面和学生层面。  相似文献   
60.
正辩题一:对课文的改编是否可行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高老师带着学生对原文提出了质疑,选择了"吃、喝、玩、穿、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往原文里面镶嵌。对于这个课文改编环节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黄亚芬(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今天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课标上对二年级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什么?我认为,对教材的批判意识的培养,还要再延后一点。高子阳(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如果从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