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述了在中医院校教学中开设现代分析仪器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对分析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上机实验内容的介绍,掌握如何设计现代分析仪器课程并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2.
在工程领域中,随着党中央政策的步伐,在探索节能削减的道路的同时,特别需要推进电气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求持续的更新和开展。为了实现节能电气技术,不断探讨同时两方面都照顾到的的硬件目标,一方面的要不间断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要注意节能提高环境意识,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城市高中体育教学入手,探讨了高中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的具体开展.  相似文献   
24.
袁勇 《科教文汇》2013,(21):63-64
PLC是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因其应用广泛,企业对PLC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多,人才层次越来越高,因此以前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本文提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学直接与企业对接。  相似文献   
25.
在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风不正以及教师行为不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性知识课程陷入了困境.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学校通识性知识教育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实际;通识性知识的分科教学形式存在严重弊端;课程教学不适合学生.在职业教育背景下,摆脱通识性知识课程困境可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课程体系,实施综合课程;从课程实际出发,改进教学评价,重视全面评价;从教师实际出发,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6.
通过2001~2011年武汉市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比较,发现过去10年间虽然大学生在环境意识上有所提高,幅度不太明显.总体上大学生环境意识和行为表现较为一致,但是涉及到自身生活时,环境意识与行为产生背离现象.相关环境知识的欠缺成为限制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和规范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通过2001~2011年武汉市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比较,发现过去10年间虽然大学生在环境意识上有所提高,幅度不太明显。总体上大学生环境意识和行为表现较为一致,但是涉及到自身生活时,环境意识与行为产生背离现象。相关环境知识的欠缺成为限制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和规范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微电子技术产业现状、发展趋势的调研及人才素质的需求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一般方法,探讨了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中的总体思路及实践。  相似文献   
29.
四川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指出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崇尚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课本教学、忽视课外活动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经过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近一年半的实施,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发现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同时不断思考怎样处理好这些问题.以下就我校在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30.
我国法院的行政规范审查权限是其审判权在行政审判中的衍化形式。受审判权的性质及其对其他国家权力的间接监督所限,法院无权直接抽象审查行政规范,也无权审查行政规范的适当性、无从审查缺少上位法依据的行政规范。但基于审判权的应有权限,法院不仅有权审查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也有权审查依据上位法制定的一般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这种审查权至少由提出疑问权、作出判断权、选择适用权与评述权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