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92.
现实中学生撕书等极端行为应当引起研究者对于学生教材观的关注,但从学生的角度对教材观展开研究却处于式微的状态。符号学视角从结构、原因及其对教学主体的影响三个层面,沿着参与观察-深描-阐释的路径展开对教材观的研究,力图实现发现问题与理论阐释、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相似文献   
93.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高中教育在普及背景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样化本质认识不清、高中类型单一、政策指引不明、经费投入缺乏、综合高中规模小、招生困难、师资薄弱、学籍管理矛盾、未来出路受制约等现实困境。丰富高中选修课程、保障学生课程选择权、提升综合高中发展空间等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9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说,2009年全国共有各类学生约1.55亿,其中农村(包括县镇)学校的学生1.27亿,农村学校的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的81.7%。因此,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近年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值得我们讨论解决。  相似文献   
95.
教育效率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对教育效率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经济思维取向,忽视了教育效率的社会学意义。促进阶层流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也是考察教育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从功能维度考察,我国的教育效率很低。教育效率与公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不应呼吁教育公平而扼杀教育效率,应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效率,并把教育效率作为重新调配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从伦理呼吁转向现实追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6.
97.
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系根据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的《不使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改革议案和他发表的教育主张,对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的基本计划、趋势、特点和问题加以评述,并展望其对美国教育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发生着根本变化,在新形势下每个人都在重新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使德育改革步伐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关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普及高中教育进程的推进,普通高中同质化带来的弊端逐渐凸显。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普通高中难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个人多样化教育需求形成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内部驱动力。整合不同阶层的教育利益、适应市场需求、增强文化理解成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外部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