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许娟 《文教资料》2011,(23):66-67
探索新课标标准下的语文阅读策略,是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掌握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结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情境设置和个性展示不断拓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2.
许娟 《华章》2011,(16)
高校图书馆工作,具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在推进高校转型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图书馆工作者,只有做到科学定位自身工作性质,在工作中积极引导自身情趣、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只有正确评定自身社会价值,才能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才能在推进高校办学水平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3.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现在的中学生的身上有许多人格上的缺陷,往往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倡导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34.
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存在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产生了择校问题,择校乱收费问题也伴随而生。择校费冲击了教育公平,拉大了校际之间的差距,对家庭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政府需要扩大教育投入,缩小校际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择校收费行为。  相似文献   
35.
许娟 《教师》2012,(9):66-66
话剧《雷雨》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周朴园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封建大家长,是绝对统治的权威。在社会上,他又是冷酷虚伪的资本家,对工人压榨、残酷,但在对待鲁侍萍时,却又似乎显得有情有义,但也有学生认为,这正是他虚伪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对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太到位,争论较大。笔者根据封建礼教对人物的异化塑造的角度对周朴园进行全新的阐释,引领学生准确解读人物。  相似文献   
36.
教育选择权是受教育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教育的实质公平,是教育公平在就近入学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教育选择权的实现依赖于经济条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法制完备。但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选择权的实现过程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制度与现实障碍,亟需从教育选择权的法制认识、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司法建设四方面建立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来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进程.”所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包括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的过程.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交流的过程,是优化教学的过程,是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馈的策略运用得当,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呢?  相似文献   
38.
企业举办的民办职业学校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必须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其策略之一是校企结合,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完善机制,注重绩效考核培养双师型教师。本文以无锡江南聚源电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就以上内容作一分析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信仰的文化基础。校园文化共同体是与特殊身份利益关联的文化共同体,是师生、师师、生生之间交往的场域。其文化结构是知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结合,以知识精英为主导;其文化模式是权利和身份责任的结合,以身份责任为主导;其文化类型是熟人社会和新文化的结合,以新文化类型为主导。由于校园文化不可能封闭在"象牙塔"之中...  相似文献   
40.
作品赏析 这首歌曲调流畅,音韵优美。全曲中有多个小节重复出现两次,且音域在八度之内,适合于中班教学。 歌曲表现的是孩子们庆“六一”时欢快、幸福的场面,所以应使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歌曲中的衬词“啦啦啦”要唱得一字一音,清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