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教育与国家形成》是英国当代著名学者安迪·格林(AndyGreen)撰写的一部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著作。全书的宗旨是综合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和理论 ,阐述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教育制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原因。正因为如此 ,分析该书的历史比较方法和理论 ,可以把握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形态与趋势 ,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进步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2.
我国教育分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分流的形态、特点、问题、成因 ,在此基础上 ,试图借鉴西方学者的教育平等思想 ,对我国教育分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消解的设想  相似文献   
33.
文章介绍了赫斯特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变异系数测量指标分析了我国1990年至2009年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动态趋势.结论如下:(1)1990年至2009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总体上在缩小.(2)R/S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在未来20年内将逐渐缩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均衡指数逐渐上升;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均衡指数的上升速度将会放慢,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缩小的速度将会变慢.  相似文献   
34.
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依据国家政策府公布的数据和文献,分析了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多种表现,说明了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关系,探讨了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性质,提出了淡化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5.
我国90年代学校分层及其教育平等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论的“学校分层”特指政府对中等学校进行的重点和一般的区分。我国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分,以及重点学校的建设,曾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围绕其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多方面效应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文集中分析我国90年代学校分层过程及其教育平等效应,期望为人们理解学校分层提供90年代的史实和一定的理论视角。一、我国90年代学校分层概述 (一)普通高级中学的分层 1995年7月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  相似文献   
36.
“教育的解放”茅以升高等教育理想略述许庆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早年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曾担任南京东南大学第一任工科主任,先后出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和新中国北京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经验。早...  相似文献   
37.
数字故事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方法论内涵,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讲故事的艺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从而创造可视化故事的一种教育方法;二是本体论内涵,强调数字技术所承载着的故事人文属性,数字故事的创作、参与、分享乃是师生共育成长的一种叙事性的教育生活方式。数字故事的理论旨趣表征为五个维度: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可视性、教育的具身性、课程的叙事性、人的具体性。其实践路径包括: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创意和故事开发、数字技术及平台选择、数字故事课程设计与制作、测试和反馈、展示、参与及互动、监测和评估。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其操作路径可细化为:制作教学动画、设计互动故事、使用交互式教材、借助虚拟导师、创建数字故事库、整合游戏化元素、运用叙事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