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22.
在备《报任安书》一课时,对于其中两个难句的注释产生了疑问和不同看法。文言文的备课,不但要重视前人的注释,还要把前人的注释放到文本的语境中去,看是否合乎文本自身的逻辑关系,这样有助于发现问题,以更准确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23.
文学作品教学专题研讨会上,刘宏业老师执教的《我的第一本书》和路晶老师执教的《老王》,体现出新颖、严谨、灵动的特征.如果从文本自身特点和贯彻教材编者的意图两方面来考察,刘老师的课,较好地贯彻了编者的意图;而路老师的课如能更进一步突出老王身上闪耀的“底层的光芒”,则更加完美.当然,这两节展示课仅是一个“引子”,其深层意义和价值是引领广大一线教师对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4.
《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是解读这个文本无法绕过的。根据比喻论证的两大特点(一要"用形象的比喻",二能"加强对观点的证明"),通过对文本相关段落以及字词句的分析,认为"大宅子"是举例论证而非比喻论证。依循全文的逻辑,"大宅子"应是指"外国文化"而非"文化遗产";而单看"大宅子"那段文字,又确实是在说遗产问题。这似乎是一点小小的瑕疵。  相似文献   
25.
真教改研究学校实际,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伪教改研究社会行情,从社会时尚出发。愚以为教改的目的是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不同的学校,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教育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此所谓“病万变,药亦万变”。伪教改者只追求时髦,不研究学生,今天素质教育吃香就搞“素质教育”,明天创新教育时髦就搞“创新教育”,后天研究性学习新鲜又去搞“研究性学习”,没有适合本校特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和长期目标。更有甚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第一时间拿出最时髦的教改“成果”来,仿佛神医的药葫芦,里面装满了万应灵药。  相似文献   
26.
目前,文言文教学陷入了作茧自缚、胶柱鼓瑟的误区.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要注意三点:词语教学,不拘泥于唯一解释,合情则可;语法知识,不刻意于古今差异,得意则可;翻译训练,不受缚于“字字落实”,达意则可.如果这样,我们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或许将会变得灵动而有趣.  相似文献   
27.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都要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然而,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目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讨论的目的是教师既定的。讨论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诱导”“启发”下,按教师预设的路径,一步步得出预设答案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虽然也有对话,但大多是我问你答式的,是虚假对话。问题讨论关注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这个结果是唯一的,权威的,即教师认定的标准答案。课堂中的问题是静态的,是预设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问题是师生、生生交流、沟通的话题,虽然讨论问题也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它并不追求唯一的、权威的答案,它的答案是多样的,只要言之有理。问题讨论不单关注结果,更关注对话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获得知识。这样的对话课堂,问题是动态的,可以随课堂的情境而变化,因而是生成的。提出问题的对象不同。传统的课堂,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虽然也允许学生提问,但那只是陪衬,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与教师预设的目的有关,就讨论;如果无关或关系不大,教师往往找个借口将其排斥在课堂讨论之外。这貌似对话,实质还是灌输式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甚至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8.
今年高考,部分省将考综合科目,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促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动机当然是好的。但动机不一定等于效果,为对付综合考试而进行的综合研究已有背考综合的初衷。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即使不考综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不是什么新东西,以前在单科考试中,就考查过学生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必须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相似文献   
29.
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南不北,南京的经济不温不火,南京人的性格不刚不柔……好个尴尬的南京!那么历史上的南京呢?“难京”!谈及南京,就带出“六朝故都”四个字,所谓的“六朝”是诸如宋、齐、梁、陈等不成气候的短命王朝,偏安的朝廷。“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时光流转,千年已逝,颓然回首,一回三叹。短暂的东吴,清谈的竹林七贤,盛极一时的王谢世家,秦淮河畔的烟柳繁华,尽成云烟散去。石头城还在,昔日的帝王将相不再;王谢的旧巷还在,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秦淮河还在,倾国红颜早已湮没成尘。昔日的雕栏画栋,只余几段残垣破瓦,涂…  相似文献   
3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长江三峡》是一篇老课文,教师要力求教出新意。在教学时,可采用如下的步骤:研习文本,提出问题;整合问题,解决问题;读补充材料,观三峡变迁。老课新教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必须重新备课;二是大胆让学生提问;三是要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