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1′-联二萘酚(BINOL)是1926年合成出来的[1],其分子中的两个萘环不共面,是一种具有C2对称轴的典型手性化合物[2],具有很强的手性诱导作用,用其单一对映异构体能制备各种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剂和拆分剂。自从1979年,Noyori[3]首次将其作为配体合成配合物催化醛,酮的还原反应以来,由其制备成的一系列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手性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分子识别材料的合成中[4]。而且,由于联二萘酚中存在着萘环,在紫外灯下能发生很强的荧光,使产物易于观察,这一特点使联二萘酚倍受配…  相似文献   
12.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是重要的途径.设计了两个改进实验:一是用热的无水乙醇溶解氢氧化钠以加大碱的浓度,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采用排液的方式收集纯净氢气,通过加水前后反应现象的对比,掌握反应的实质;二是使用注射器实现铝的去膜、与水反应、气体检验一体化,体现反应实质.两个实验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咪唑啉碘盐(L)是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750)经磺酰化、碘化之后再与1-甲基咪唑反应得到,研究它在钯催化芳基硼酸和2,7-二溴芴衍生物的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构经核磁共振表征为预期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在水热条件下,4-[2-(2-吡啶)-乙烯基]苯甲酸(2-PEBA)和Zn(OH)2反应得到一种石英结构的手性三维配位聚合物[Zn(2-PEBA)2]n(1),这种配位聚合物的固体粉末在室温下用波长为353 nm的激发光激发,能发出蓝色荧光(λmax=470 nm).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28H20N2O4Zn,M=513.83,六方晶系,手性空间群为:P6522(D63),a=b=0.996 10(2)nm,c=5.70 24(2)nm,α=β=90°,γ=120°,V=4.900 0(2)nm3,Z=6,Dc=1.045 mgm-3,R1=0.089 4,wR2=0.259 8,μ=0.779 mm-1,S=1.307,Flackχ=0.10(5).  相似文献   
16.
木质素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微波法提取柑桔皮中天然色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利用微波技术提取桔皮中天然色素的条件。实验表明利用含水量为30%的桔皮,在桔皮量40倍的乙酸乙酯溶剂作用下,微波处理40分钟,其色素收率较高,若要达到同等收率,传统浸提时间是微波处理时间的双倍。可见,微波法提取色素技术大大优于传统的浸提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1,1'-联二萘酚(BINOL)是1926年合成出来的[1],其分子中的两个萘环不共面,是一种具有C2对称轴的典型手性化合物[2],具有很强的手性诱导作用,用其单一对映异构体能制备各种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剂和拆分剂.自从1979年,Noyori[3]首次将其作为配体合成配合物催化醛,酮的还原反应以来,由其制备成的一系列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手性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分子识别材料的合成中[4].而且,由于联二萘酚中存在着萘环,在紫外灯下能发生很强的荧光,使产物易于观察,这一特点使联二萘酚倍受配位化学工作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提取银杏黄酮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水为介质 ,对银杏叶进行超声处理 ,提取黄酮苷 ,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 ,结果表明 ,超声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