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谭晓  吴炜  李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1):118-118,120
文章对光分组交换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光交换网络中的光缓存技术,以及目前实现光缓存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关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晓 《教师》2009,(10)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翻译理论研究成绩斐然,但翻译课程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滞后在高职教育中尤为明显.因此,笔者认为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荦无论在教材缩写、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棱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应进行探讨和改进,加强并突出高职教育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3.
使用改进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mS/T+(1-α)nG/T,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参照系,对人教版、粤教版、鲁科版的三套高中物理教材"运动的描述"部分内容的难度做了定量分析,为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意义]中美科技竞争持续深化,美国对华科技情报活动力度空前加大,一系列关乎国家科技发展与安全的重大事件,不断向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示警,并暴露出新形势下国家科技情报体系需要整体性反思与优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整体能力亟待加强。[方法/过程]文章立足系统工程理论,以“大情报观”为导向,以“协同理论”为牵引,界定了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内涵,分析了国家科技情报体系构成要素,从理念文化、组织机构、情报资源、人才培养、理论方法与技术供给、制度保障6方面,提出强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建议。[结果/结论]强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为国家科技情报事业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充分发挥科技情报价值,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25.
科技全球化使国际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使国家在更大范围内对全球科技资源进行利用和配置,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国家控制和运用科技资源的能力.学术论文产出直接反映出科研主体的科研水平和规模.通过对科学论文的国际合作测度可以反映全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态势.基于SCI数据创建国际合作论文数据集,结合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国际合作整体发展特征、合作网络的子群演变、合作阵营的特征、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状况分析国际科技合作,并总结了12个学科近十年基础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26.
基于专利合作分析从国家的视角研究国家间技术合作状况.依据科技发展状况将国家分为SAC、SPC、SDC、SLC四类,利用Q值在国家群体的交互中探测技术流动状况,寻找在群体交互中处于中介地位的国家.研究发现在专利申请中,各国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合作;专利的国际合作主要发生在SAC、SPC、SDC这些科技发达国家;不同类型国家间的交互中,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国家群体交互中的中介地位较强.  相似文献   
27.
韩涛  谭晓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36-1140
 科技资源全球化流动与配置的趋势日益明显,而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范围掌控、调配科技资源的能力。基于SCI国际合著论文数据,综合应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国际合作整体发展态势、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倾向、优势和弱势学科国际合作地位差异、高质量成果国际合作依存性等四个角度分析中国2000年至2010年的国际合作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积极、广泛地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中国科研人员国际合作的主导地位也在不断加强。然而,中国的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呈现出合作率与合作地位的奇异性,而且中国的高质量工作具有较高的国际依存性。  相似文献   
28.
乌镇游记     
推荐过了那么久了,我才动手开始写关于乌镇的游记.好吧,我承认,是我比较懒啦…… 然而让我再次拥有写关于乌镇游记的冲动,是窗外的雨…… 关于江南,总是小桥,流水,人家,美丽温婉的姑娘,那飘飘摇摇的雨……  相似文献   
29.
学科交叉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意义] 学科交叉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学科交叉理论及实践的综述,分析讨论学科交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方法/过程] 通过对学科交叉理论及实践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归纳和分析,结合对学科交叉类型和交叉动力学研究的综合分析,重点对当前已有的测度学科交叉程度的引文分析指标和学科交叉度计量的实践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当前的学科交叉研究分为宏观态势和微观内容两个层面,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学科交叉类型研究、学科交叉动力学研究以及学科交叉性测度指标研究.学科交叉的测度属性分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聚合性,其测度指标分为3类: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标、学科聚合性测度指标和综合性测度指标.学科交叉度计量的实践研究可以分为3类:基于交叉度的统计指标的计量、基于社会网络指标的计量以及利用多种指标的综合性计量.  相似文献   
30.
ChatGPT带来大型语言模型的时代变革。ChatGPT的诞生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取得的一个阶段性进步,其作为科技与日常生活融合背景下的突破性成就,对其引发的安全风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文本梳理了ChatGPT带来的安全风险,在人工智能治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基于风险议题、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的三维分析,提出应对大型语言模型安全风险的治理原则和思路,并建议从法律规范、协同治理、部门监管、技术攻关和伦理约束五个维度,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