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了解学习对象,注重学习过程、明确教育目标、掌握专业特点、熟悉教材内容、密切理论与实践、加大数学改革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诸多能力中,我认为思维能力是核心。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63.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竞争优势之源,对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认识的含混与似是而非,大多源于对相近概念的划界模糊与对本源理论的不清。本文在对竞争力相关概念辨析与国外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对大学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本质解读,认为大学核心竞争是大学的元决策能力、自我超越能力与精神传承能力。  相似文献   
64.
一、2005年理综试题的特点1.从试题的整体变化与难度上看:贴近教材,符合大纲。试卷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的分数比例为120∶108∶72,符合中学三个学科的课时比例;物理变单选为多选,符合考试大纲;试题情境、考查内容贴近教材,符合教学大纲,适合中学教学。整体难度上略高于2004年,基本符合2∶6∶2的要求,中等难度题居多,各科难度依然是:物理>化学>生物,Ⅱ卷>Ⅰ卷。2.从综合的角度看:坚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综合性更强,对学科间综合坚持“决不硬拼”的原则。分析2005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以看出,试题仍为拼盘式,所有试题都是单学科试题,没…  相似文献   
65.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基础工程.多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遵循儿童认知和思维规律,努力体现读写结合和“教、扶、放”的教学原则,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进行了“范文仿写——单元习作——自由创作”三步作文训练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高校德育,完善德育实践,重要的是转变现行的德育观念。在德育工作中遵循心理学原则,可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遵循人的心理行为发展变化规律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大学生将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67.
本文应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结合中师生的思维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学学科知识结构,探讨“启发——发现法”在中师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应用。  相似文献   
68.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电力电子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与产生的谐波电流对供电质量的影响也日益严重。根据瞬时无功补偿理论,对以三相全控桥整流器为负载的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三相平衡负载还是三相不平衡负载,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来补偿无功电流和抑制谐波电流都是很有效的。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电路采用基于双DSP处理器芯片的数模混合结构,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作为电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9.
微型教案有好多种,此处指单元教学过程中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每篇课文,每一课时具体的重点和难点而设计的课时教案。现将此教案的备案过程、书写要求、使用管理及优劣价值作如下的论述:  相似文献   
70.
在教育部关于1999年后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背景下,推行通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将以保山学院“一院一课”为例,探析整合优质资源、完善人才培养的通识课程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