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德育理论界关于品德结构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1979—1989年,学界探讨的品德结构大多为平面结构,学者们大多考虑的不是品德的结构,而是品德的成分。1989—1999年,国内对于品德结构的研究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学者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品德结构进行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梳理和总结。19...  相似文献   
53.
1991年,美国率先开始了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使数字图书馆从概念走向实践。随后数字图书馆建设热席卷全世界。1997年后,中国图书馆学界也掀起了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热潮。  相似文献   
54.
没有场地,没有时间,没有玩伴,网络时代的孩子们体会不到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骑竹马打仗、掷沙包、跳方格等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现在的孩子除了每天应付繁重的家庭作业外,就是坐在电脑和电视机前消磨自己短暂的童年。孙女士说,她11岁的儿子可以连续在电脑前坐3个小时。但是让他出去玩一会,可能还不到3分钟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55.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突出个体的价值 ,从主体的角度说 ,就是形成一种道德主体的开创性。如果从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说 ,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是礼教精神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是“螺丝钉”精神的话 ,那么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是“规范加创新”的主体精神。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 ,这种集“君子”与“勇士”于一体的新型道德人格特征的培养是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亦是德育理论研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56.
首先,推行校本课程的用意在于使课堂多元化和教师专业化,因此,从教师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于课程设计有专业水准。然而,在目前的状态下,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开发范式、研究视野、术语把握、问题意识、求知方式等方面差距很大,在对校本课程的诠释方面许多人不具备应有的水平。低质量、低水平的“校本教材”贻害无  相似文献   
57.
德育评价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相似文献   
58.
出于教师的职业爱好,我经常会去幼儿园听课、学习、搞课题,每年都有机会参加各级幼教师资培训班的讲课活动。在南京生活了20年,走过的幼儿园也有不少所了,我认识的幼教老师加起来可能比一个团还多,她们可亲可敬可爱的群体形象深深地感染着我。吴邵萍,就是她们的代表。  相似文献   
5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占我国人口总数约8%的少数民族的在校中学生同汉族中学生相比,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有何特点?同异何在?这个问题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民族群众价值观念的更新乃至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基于此,笔者运用罗奇克(ROKEACH)的价值调查表(此表在各种价值观测量方法中是最为  相似文献   
60.
中日中小学生志向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志向是个性中的一个动力因素,是主体选择与未来职业活动有关的目标和力图达到这种抱负的意向。志向指向未来,对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在当今“科教兴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正确引导学生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志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