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1、夏丐尊先生曾经感慨道:“教育方式是水池,爱心则是水池中的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水池应该挖成圆的还是挖成方的,却偏偏很少考虑水池里有多少水!水池是圆是方并不妨碍它成为水池,但没有了水,任何形状的池子都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82.
在讨论“课堂造境”这一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如下问题达成共识。语文学习有两个基本阶段:生活阶段与课堂学习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生活语文”和“学校语文”。  相似文献   
83.
职业生涯教育应关注人的生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教育是后工业化社会职业指导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生涯理论经历了人一职匹配和生涯发展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生涯发展思想认为个体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在这一思想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在生涯意识教育、生涯成长支持与辅导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84.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红楼梦》“好了歌”)以形象的语言说明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笏满床”极力渲染了一家人做大官的人数之多、笏板是中国古代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所以,《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祖母才会执象笏勉励孙儿发愤读书──“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出入朝廷、执笏为官。 笏,相当于今天的记事簿。古代自天子至士大夫均执笏,不过笏的质料因执笏人的地位不同而有区别(等级社会中很多东西都带上了等级标志):天子执美玉之笏,诸侯执象牙之笏,大夫执鱼须文之笏。…  相似文献   
85.
跨界看语文     
体育界和语文界 我常说,语文教师应该向体育教练学习. 一个教练,绝不会在讲解一番长跑原理后,自己到操场上跑个3000米,而让运动员在一旁做观众;他通常只是扼要介绍要领,随后作出示范,此外便用大量时间让运动员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他会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量身定制不同的训练方案,会根据不同运动员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矫治.例如,几位跳高选手同样面临跳高成绩难以提升的困境,教练的指导策略却可能非常不同:有人爆发力不足,故练爆发力;有人起跳过早,遂练步幅调整;有人容易触竿,于是训练过竿姿势……  相似文献   
86.
长文短教: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之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学高耗低效似乎已成痼疾,一直为人所诟病。如何提高语教学的效益?“长短教”似乎可以成为一种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如何让语课充满语气息?如何使语课堂成为培育学生语素养的重要场所?本细读,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教师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88.
读毕两位老师就《滕王阁序》所做的设计及实录,不由想到了“出色”与“出彩”这一对词语。  相似文献   
89.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出重头戏。“严父教子”,这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屡见不鲜的情景,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却写得那样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写得如此错综复杂、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宝玉挨打”一节在情节结构的布局上,人物形像的塑造、思想感情的表达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挨打的原因很多。情节如此错综复杂,但叙述得却是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挨打的冲击波还一直延续到第74回,为后来抄检大观园种下了根苗。在这一事件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精彩表现。贾政先是“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后是“又急又痛、泪如滚…  相似文献   
90.
《红楼梦》是一部鲜活的写作教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纯粹的中国风味的“写作原理”,可以看到写作构思的整个流程,可以真切感受到写作入门者的成功体验!我们且来看《红楼梦》中最基本、最朴素的写作观。林黛玉是《红楼梦》中饱学多才、诲人不倦的导师。首先,她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她的写作理论具有原生态的特色,是自己真切的体验积淀下来的精华。她说:“(做诗)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